禾娘自从出嫁后就想着住回家里,因为下雪,总算如了她的愿,夫妻俩陪着胡老二和弟弟住了两天。
大年初四,路上的积雪融化后,顺子驾着马车从镇上来了村尾,接上二少爷和二少奶奶,返回云城。
正月间,当家的家主和主母不在家,有客人上门拜访就是失礼。
夫妻俩的马车刚刚离开兔儿岭镇,刘小福拎着半篮红鸡蛋,脚上踩着一鞋的泥巴才赶到镇上。
他扣响了麻糖铺子大门上的门环,冯安大步上前拉开了大门,刘小福咧开嘴笑道:“大叔,我大姨姐和姐夫可在?我媳妇昨晚生了个小子,我是来报喜的!”
冯安笑道:“恭喜刘郎君喜得贵子!快快请进来喝杯热茶!”
“不了,大叔,家里的事多!嘿嘿嘿,你把红鸡蛋收下,我还要赶快去岳父家报喜!”刘小福把篮子递给冯安。
冯安也不推辞,提着篮子送去膳房,将腊肉、卤肉、红糖各拿了一些放进篮子里,又去麻糖膳房里拿了一罐糖浆放进去。
冯安把篮子递给刘小福道:“刘郎君快些回去吧,家里添丁进口是大喜事!只是我家的二少奶奶刚刚回了城里,过两天我去城里了再告诉她这个喜讯!”
刘小福接过竹篮,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等回家了,老娘又要唠叨他来打秋风了。
“走吧!走吧!”冯安摆摆手道。
“那我拿走了,大叔!多谢多谢!”刘小福提着篮子大步往镇外跑。
冯安关上大门,回了房间。正在烤火的奶娘听说是二少奶奶的那个堂妹生了一个儿子后,悄悄的叹了口气,二少奶奶的药膳还要吃完整个正月……
回到冯宅后,冯铭轩吩咐顺子去老宅禀报阿爹阿娘,他已经平安回城了。同时让顺子去他的房间柜子里,取来装红珊瑚手串的荷包。
管家进来禀报道:“二少爷,昨日刘备送来拜帖,刘二少爷想携少夫人来家里邀你赏雪,结果落了空!”
冯铭轩笑道:“我现在给他回帖,让小武送去,家里就是没有雪赏了,明日刘兄伉俪也可来家中聚一聚!”
冯铭轩迅速写好回帖,冯乐拿着帖子,匆匆去找冯武。
冯武接过帖子,翻身上马,扬尘而去。送帖子或多或少都能收到打赏,这是美差。
禾娘想着明日家中要来贵客,带着小桃一起去了松院,剪了几枝盛开的红梅下来,插进梅瓶里,摆放在第一进院的大厅里。
待客的果子,除了苹果还有葡萄,这两样稀罕的果子,禾娘听相公说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
相公不同于她的节俭,稀罕的果子、时新的吃食只要出现在城里,他都会吩咐采买的管事买回来给她尝鲜。
郑家的小嫂子,为了给她撑腰,向相公讨要催妆诗。
虽然禾娘不懂诗,她还是把相公当众作的诗背会了:“红烛高照映红妆,凤冠霞帔待冯郎。良辰吉日迎佳偶,胡府门前喜气杨。催妆莫待花容老,玉步轻移上轿堂。”
禾娘边念诗边笑开了花!
这是相公替她作的诗,相公真聪明,那么多人围着他笑闹,他还能镇定的作出诗来!
客厅里布置好后,禾娘和菊韵嬷嬷一起又去膳房查看了一番,膳房里的吃食很丰盛,食材都是新鲜的,因为天冷,都冻住了。
菊韵嬷嬷和冯诚、冯信确定了明日待客的菜单,禾娘看过方后觉得满意。
回到花厅后,菊韵嬷嬷微笑道:“少奶奶,刘家的二少奶奶既想同少奶奶交好,二位少奶奶可成为手帕交!”
禾娘好奇了:“嬷嬷,什么是手帕交?”
菊韵嬷嬷微笑着解释道:“手帕交便是闺中密友,彼此情投意合,能说知心话,家长里短都可以向对方坦言相告,且都愿意为对方保密,不向第三个人透露的姐妹。”
禾娘的眼睛一亮,她同眉娘从小一起长大,她们不就是手帕交吗?
可惜的是眉儿嫁去了刘家村,现在与她离得远。
想起眉儿,禾娘心里愣了几息,眉儿应当是这几天生产,一会儿得去三院的祠堂里给观音菩萨上炷香,让她保佑妹儿顺顺利利的生下外甥!
禾娘想到刘家的婉婷小嫂子,还没见面就对她释放的善意,她愿意同郑婉婷成为手帕交!
第二日,辰时末,冯宅的大门大开,迎接到了挂着“刘”字招牌的刘府的两辆马车。
冯铭轩同禾娘站在门口笑脸相迎。
从马车里先下来的是刘逸凡,身着一袭蓝色的锦缎直裰,衬得他身形修长,气质儒雅。
刘逸凡自带医者气息,身上带着淡淡的药香,剑眉微微上挑,双目如星,透着聪慧与温和。
他又转身从车厢里公主抱出新婚妻子,搂着她站稳后,轻轻理了理她的衣裙。
郑婉婷一袭粉色的对襟立领袄裙,裙摆处绣着精美的牡丹花纹,红绿丝线交织,显得华丽而不失雅致。
她的头发高高挽起,用一支金色的凤钗固定,凤钗上镶嵌着几颗小巧的珍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摇曳,散发出柔和的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