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早点的摊贩掀开蒸笼,白雾裹着包子香气扑面而来;绸缎庄的伙计正拆卸门板,一匹匹杭绸在晨光中泛着柔和的光泽。
"这位公子,新出笼的蟹黄包,来一笼?"早点摊老板热情招呼。
秦朔摸了摸身上从虚空商城用积分兑换出来的铜钱,笑着点头:"来两笼,再加碗豆浆。"
坐在简陋的木凳上,秦朔咬开薄皮大馅的包子,鲜美的汤汁在口中迸发。这种纯粹的味觉享受,让他久违地感到放松。
"听说了吗?皇上要重修《太祖实录》。"邻桌几个书生模样的青年正在议论。
"嘘...慎言。"年长些的书生紧张地环顾四周,"方孝孺的案子才过去不到半年..."
秦朔不动声色地喝着豆浆。看来是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刚结束不久的特殊时期。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正沿街巡逻。
接下来的日子,秦朔像个普通游学士子一样在京城闲逛。他在国子监外的书肆淘到几本珍贵的宋版书,在琉璃厂见识了工匠们烧制珐琅彩的绝技,甚至混进贡院旁观了一场会试。
某日傍晚,秦朔正在客栈院中抚琴。这把七弦琴是他在城南旧货市集淘来的唐代遗物,音色浑厚悠远。琴声引来不少住客驻足,其中一位身着素色道袍的老者听得尤为入神。
"公子琴艺不凡。"曲终时,老者上前行礼,"贫道武当张三丰,不知可否请教曲名?"
秦朔手指一顿。没想到随便弹首《广陵散》都能引来这位传奇人物。他起身还礼:"张真人谬赞了,不过是胡乱弹奏罢了。"
月色下,一老一少竟聊得投机。张三丰对秦朔随口道出的养生之道大为惊叹,秦朔则对这位百岁老人的武学见解深感佩服。临别时,老道赠他一册手抄的《太极拳经》。
"小友非常人。"张三丰意味深长地说,"他日有缘,武当山再叙。"
转眼秋去冬来。秦朔租了间僻静的四合院,每日读书练字,偶尔去茶馆听说书人讲《三国演义》——此时罗贯中应该还在世,这些故事都是新鲜出炉的版本。
腊月初八,京城下起大雪。秦朔披着狐裘漫步到正阳门外,看见一群工匠正在搭建彩楼。
"这位爷,腊月二十三皇上要在这祭天。"一个老工匠见他驻足,热情地解释,"咱们得赶工把祭坛修葺好。"
秦朔帮着扶了会木料,老工匠感激地送他一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雪越下越大,远处紫禁城的金顶渐渐覆上银装。
春节前夕,秦朔在城南遇到一群饿得皮包骨头的流民。打听才知道,这是从山东逃荒来的百姓,今年黄河决堤淹了三个县。他默默变出几锭银子,托米行的伙计每日在城门外施粥。
"公子高义!"米行掌柜感动地说,"如今朝中为迁都之事争论不休,地方上的灾情反倒..."
秦朔摆摆手打断他:"举手之劳。"
开春后,秦朔决定南下看看。他雇了辆马车,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而行。
在临清,他见识了漕运码头的繁忙;在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让他想起杜牧的诗句;到了苏州,更是被"人间天堂"的园林艺术震撼。
最意外的收获是在杭州灵隐寺。某个清晨,秦朔在藏经阁发现了一部残缺的《易筋经》抄本。
虽然对他而言算不上什么神功秘籍,但其中关于"练气化神"的理念,恰好能帮他梳理体内驳杂的能量体系。
"施主与此经有缘。"白眉老住持将经书赠予他,"老衲观施主非常人,此经或许能助施主更上层楼。"
秦朔郑重地行了一礼。这一百天的红尘历练,确实让他对力量有了新的理解。
以前靠系统药剂强行提升的精神力,如今已完全融会贯通;各种法则碎片的运用也更加圆融自如。
夏至这天,秦朔站在钱塘江畔看着潮水奔涌。算算时日,时空裂隙体验券的时效将至。
这一趟看似平凡的古代之旅,反而让他收获良多。
"该回去了。"他对着江潮举杯,将剩下的半壶梨花白倾入江中。远处,夕阳下的雷峰塔熠熠生辉。
当夜,秦朔在客栈房间留下一封书信和几锭金子,指明捐给杭州的慈幼局。子时三刻,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时空裂隙悄然展开。
【时空裂隙体验券时效结束】
【即将返回主世界】
最后望了眼窗外的月色,秦朔的身影渐渐淡去。
喜欢系统你出图,我挖土,一挖挖一宿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系统你出图,我挖土,一挖挖一宿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