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就来到了宋辞说的这日。
这日一大早,宋辞便起来了。
起来后的宋辞,开始捯饬自己,不仅将胡须给剃掉了,还换上了一身的崭新衣裳。
宋辞这一反常现象,就是一向粗心大意的宋羽都注意到了。
“师父,您这是有事要出门么?”
若是不是要出门,他师父怎会又是刮胡子又是换新衣服的。
宋辞闻言看了自家小徒弟一眼,点了下头:“嗯。”
“师父您要去做什么啊?竟然打扮的这般隆重。”因着宋辞这一反常举动,宋羽于是便好奇问了一句。
宋辞这打扮可不隆重么,平日里他出门,都是穿着半旧不新的衣服,胡子也不刮。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这是要去相亲呢。
不得不说,宋羽还真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宋辞虽然不是前去相看,但是却是前去见心上人的。
如今宋辞还没有得到沈氏的肯定答复,故而哪怕他有预感沈氏应该不会拒绝自己,但是在还没有得到确切答复之前,他自然不会将他与沈氏的事告诉宋羽。
不然这要是沈氏拒绝了他,那他怎么好意思见自家徒弟。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多问。”宋辞丢下这么一句话,随后便出门了。
看着自家师父的背影,宋羽吐了吐舌头。
他也不小了好吧,隔壁的沈姨都夸他是个懂事的大孩子了。
宋辞出了门之后,便往隔壁走去,敲响了隔壁的屋门。
开门的人自然是刘婶。
看见宋辞的第一眼,刘婶险些没能认出他来。
“你是......?”
宋辞说道:“刘婶,是我。”
刘婶听到宋辞的声音,这才惊讶说道:“宋大夫实在不好意思,老奴竟然一时间没能认出您来。”
其实也不怪刘婶没能第一时间认出宋辞,而是他把胡子刮了之后,又换上了一身比较显年轻的衣服,看着年轻了十岁。
宋辞朝着刘婶笑了笑,随后说道:“刘婶,我是来找沈夫人的。”
宋沈两家关系要好,宋家人亦是经常上门,因而刘婶听见宋辞说要找沈氏,直接便将他给请进了门,之后便前去找沈氏。
沈氏平日里无事可做,一般都在屋里绣些小东西来卖。
倒不是她缺银子,而是她觉得闲着无事,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毕竟她在这京城没什么朋友,不像以前在云溪村的时候,还能和村里相熟的妇女唠唠嗑。
刘婶过来的时候,沈氏坐在秀墩子上,正在绣东西。
“夫人,宋大夫来了,说是有事情找您。”
沈氏听到刘婶的话,心中一紧。
因为走神,所以不小心下错了针,扎到了自己的手指。
“呀——”
沈氏痛呼出声。
“夫人您没事吧?”刘婶见状赶忙上前关心的查看。
沈氏将被针扎的手指放进口中吮吸了一会儿,这才将手指从口中抽出,说道:“无事。”
不过是被针扎了一下,能有什么大事。
作为绣娘,日日与针线打交道,沈氏自然没少被针扎。
刘婶提醒道:“夫人,宋大夫还在堂屋等着呢,夫人可要过去见他?”
沈氏闻言说道:“嗯。”
不过虽答应着,但是沈氏并未马上起来,而是继续又绣着手中的帕子。
“夫人?”
夫人不是说要去见宋大夫么?怎么却还在绣帕子。
沈氏说道:“这帕子就差几针就能绣好了,我绣完它再去见宋大夫。”
刘婶岁虽然针线活一般,但是还是能够看得懂的,她闻言看向沈氏手中的帕子,确实如沈氏说到那般,的确只需要再绣几针就能绣好了。
不过一小会儿,沈氏便收了针,拿起绣筐里放着的小剪子将线给剪断,这条帕子便绣好了。
“走吧。”沈氏将绣好的帕子收进怀里,随后站起来身。
刘婶见她将刚绣好的帕子塞进怀里,奇怪她去见宋辞为何要将这刚绣好的帕子带去,不过见沈氏已经往外走了,便也跟了上去,顾不得询问。
或许是夫人随手塞进怀里的也说不定。
沈氏见刘婶跟过来,于是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刘婶说道:“刘婶,你不必跟着过来了,早上你不是泡了绿豆么?这会儿想来已经泡得差不多了,你去将绿豆煮了吧,晚些时候给宋大夫和小羽送些过去。”
沈氏在刘婶面前,自然不好意思称呼宋辞为宋大哥,不然刘婶发现她对宋辞换了称呼,定然会察觉出不对。
如今天气炎热,因而刘婶经常煮些绿豆水来喝。
绿豆经过浸泡,能够让绿豆充分吸收水分,煮后更加软糯。
刘婶闻言没有任何怀疑,前去厨房忙活去了。
对于隔壁的宋辞和宋羽,刘婶十分信任,将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因而自然不疑有其他。
等刘婶去忙活去了,沈氏自己独自前去堂屋见了宋辞。
看见沈氏过来了,宋辞的眼睛第一时间看向她的头顶。
在见到沈氏的发髻上插着自己送的那支玉簪之后,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