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省警官学院。
初夏的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阶梯教室的讲台上,光柱中尘埃浮动。讲台上,许阳穿着一身整洁的警服,常服外套敞开,露出里面熨帖的浅蓝色衬衫,肩上的警衔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额角的伤痕已经淡去,只留下一道浅浅的印记,身形比受伤前清瘦了一些,但站姿依旧挺拔如松,眼神沉静而锐利。
台下,坐满了即将毕业的刑侦专业学员。他们年轻的脸庞上洋溢着朝气与渴望,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这位早已在系统内声名赫赫,充满传奇色彩的“教官”身上。
许阳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看到了许多如同当年张毅、苏岩刚入警时那般,充满理想与热忱的眼睛。他微微一笑。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许阳,今天由我给你们再上最后一堂课。”
低沉而清晰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教室,台下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笔尖接触笔记本的沙沙声。
“在正式开始课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许阳顿了顿,“我们为什么当警察?”
学员们面面相觑,有人低声讨论,有人陷入思考。
许阳没有等待答案,继续说道:“或许是为了儿时的英雄梦,或许是为了稳定的职业,或许是为了匡扶正义的理想……答案可能各不相同。但当我们真正穿上这身警服,宣誓的那一刻起,我们肩负起的,就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法律的尊严。这些就成为了刻在我们骨子里的信念。”
他的语气并不激昂,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刑侦工作,是警察队伍中冲锋在最前沿的尖刀。我们面对的,往往是社会最阴暗的角落,最凶残的罪犯,最复杂的谜团。它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更需要一份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坚守的、对法律和正义的信仰。”
他操作电脑,投影屏幕上出现了几个字:“信念、证据、策略、团队”。
“今天的课,我们不讲枯燥的理论。我想结合一些我亲身经历的案件,和大家一起探讨,在这四个关键词之下,我们如何剥开迷雾,逼近真相,如何在与狡猾罪犯的较量中,守住我们的底线,完成我们的使命。”
他开始讲述。从系统里翻找出的经典案例,对其进行深度的剖析,再到自己在扎西挂职所经历的案件。他讲述如何从细微的线索中寻找突破,如何与犯罪分子进行心理博弈,如何在巨大的压力和威胁面前坚守原则,如何依靠团队的力量攻克难关。
他讲到了被误解时的委屈,讲到了面对牺牲时的痛心,也讲到了真相大白、罪犯伏法时的欣慰与释然。他没有刻意渲染英雄主义,而是平静地分享着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他的讲述,既有战术层面的精妙分析,更有战略层面的宏观思考,以及对警察职业道德和价值的深刻反思。
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时而屏息凝神,时而奋笔疾书,时而因案件中展现的人性复杂而叹息,时而因警方的精准出击而振奋。
“……所以,同学们,”许阳的讲述接近尾声,“刑侦工作,从来不是个人英雄主义的舞台。它是一场集体智慧的较量,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持久战。我们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必须用于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
他关闭了投影,教室里的灯光重新亮起。
“我希望,在未来的从警生涯中,当你们面对诱惑时,能想起肩头的警徽;当你们面对困难时,能想起心中的信念;当你们面对黑暗时,能坚信光明终将到来。因为,我们,是警察。”
话音落下,教室里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持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学员们对这位优秀教官的敬意,更是他们对未来警察事业的向往和承诺。
许阳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公安事业未来的希望。他平静地接受着掌声,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力量。
他知道,赵永良、梁国栋等人的案件,正在由省纪委和司法机关依法办理,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王辉已经回到了他热爱的工作岗位,变得更加成熟坚韧。周正挑起了更重的担子。而他自己,在这里,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践行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职责。
课程结束,学员们簇拥着离开教室,讨论着刚才的课程内容,气氛热烈。许阳整理好讲稿,缓步走出教学楼。
室外阳光正好,洒在警学院宽阔的操场上,洒在那些正在训练的年轻学警身上,生机勃勃。他深吸一口带着青草芬芳的空气,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
风暴已然过去,但维护正义的道路永无止境。在这里,他将积累、思考、传承,等待着下一次的召唤。无论身在何处,他,始终是一名战士。
他的脚步沉稳而坚定,走向那片充满希望的阳光之中。
喜欢不是派出所吗怎么去刑侦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不是派出所吗怎么去刑侦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