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什么杨家女将的故事能流传这么久呢?这里面可有大文章!北宋时期,朝廷实行“重文抑武”的政策,民间百姓心里那叫一个憋屈。于是,大家就通过夸大杨家女将的悲剧,来宣泄对朝廷的不满,同时也满足自己对英雄主义的渴望。就说穆桂英“五十岁挂帅”,这和宋代女子晚婚的现象正好呼应;而众女将那惨烈的结局,其实是文人对“武运必衰”的一种悲观投射。
到了如今,在四川大桥镇的穆桂英纪念馆,游客们可以触摸仿制的柳叶刀。那刀刃特意做成未开锋的状态,解说员会告诉大家:“这不是杀人的刀,是劈开偏见的斧!”每天晚上,景区还会上演《十二寡妇征西》的表演。每当演到穆桂英中箭时,台下的老人就会往台上扔红绸,嘴里高喊:“穆元帅接甲!”这跨越千年的共情,把这些虚构的女将,升华为了反抗命运的精神符号!
列位看官,站在雁门关遗址远眺,那狂风依旧卷着沙砾,抽打着城墙。那些嵌在砖缝里的箭镞,说不定就有某支曾穿透穆桂英的铠甲。杨家十二女将明知必死,却仍策马出关,这份决绝,这份勇气,用最惨烈的凋零,绽放出了人性最璀璨的光芒!天波杨府遗址上的槐树,年年开花,花瓣飘落时总旋成枪缨的形状。导游说这是女将们的魂灵在操练,科学解释是特殊地形形成的旋风。可不管是哪种答案,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有些精神,连死亡都无法终结!杨家十二女将的传奇,将永远在中华大地上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喜欢短故事志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短故事志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