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盏茶时间,就到了老人家的家门外,村里人见他又牵着毛驴回来,只以为他的毛驴依然没人买。
他的毛驴之所以卖不出去,完全是因为,他总是跟买家强调不要把这头宝贝驴给杀了吃肉。
这谁能保证啊,驴子病死累死,还能白白把驴肉给扔了?人家又不是傻子。
“你这驴子再卖不出去,你们可怎么活啊!”那人随口感叹一句后,摇着头走了。
老人家,完全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他的驴子是他的家人,他是绝对不会让人吃了它的肉。
听见门口的动静,从里屋跑出来一个小娃子,钱小鱼分不清她是男是女,“哇,我的小黑又回来了,太好了。”
孩子开心得蹦蹦跳跳,仿佛驴子卖不掉,是她最开心的事。
听见孙女的欢呼声,他心里很不是滋味,从今日起,这头驴子,再也不是他们家的。
老人家对钱小鱼道:“你快驾着驴车走吧!你一定要好好善待它,不要把它杀了,它很听话。”
钱小鱼点头拽着缰绳,想要把驴车迁走,那个孩子细胳膊细腿的跑得还挺快,哭着喊着,“不要把我的大黑带走,求你了。”
“你快松手,你看我给你什么宝贝。”握着手里的东西,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然后趁着他不注意,已经溜出去老远了。
临走时,往地上扔了一块银锭子,“老伯,你收着吧,以后年景好了再买一头驴子好好养。”
捡起地上的银子,就朝着驴子,一瘸一拐的追过去,别说他的腿不行,就是正常人也跑不过,四条腿的牲畜。
“这不成啊!你给过银子了!”老者生怕她没听见,扯着嗓子喊。这一锭银子可是比他几年的收入还多,他想追上去把银子还了。
驴子好像知道前主人要做什么,撒丫子跑得没影了。
钱小鱼找到一个僻静的巷子,让驴子乖乖听话站在原地不要走,她则从空间里弄出不少粮食出来。
这次他们的队伍里多出四个人来,要吃得粮食可得不老少,只能趁此机会多拿一些,省得每天吃饭,你推我让得吃不安稳。
粮食放好后,钱小鱼驾着驴车朝约定好的位置而去。
因为买驴耽搁了不少时间,赵旭带着孩子们,已经焦急得等许久了,她若是再不出现,赵旭说不得就要到处找人去。
秦加楼:“小鱼姐,怎么去了那么久,旭哥急得和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孩子们听见他的比喻,抑制不住的哈哈大笑起来。
钱小花和曹二丫,拍着手重复着,旭哥是蚂蚁,旭哥是蚂蚁。
赵旭狠狠瞪了秦加楼一眼,后者嬉皮笑脸得挤眉弄眼,没个正形。
抬头看天,时辰不早了,问:“盐、糖还有油都买了吗?”
这些都是必需品,每日都要吃用的,见赵旭点头,她不放心地看了一眼,糖买了十包,一斤一包的那种,
盐才买了六包,六斤,不知够不够到运城的。
“盐限购,一人只能买两包。”赵旭解释盐为什么卖这么少的原因。
钱小鱼这才想起,盐在古代还是官府管控,并不允许多买。
等会她再去买一份,先将就着吃着,以后不够了再说。
钱小花看着姐姐牵着的驴车问:“姐姐,这是咱们家的驴车吗?”
姐姐好厉害啊,又买了一头驴子呢!
“咱们人挺多,再买一辆驴车,刚好给汤家那边使。”
赵旭双眼里盛满了感动,说实话,他这个做外孙的都没有想到要给外家那边买一辆驴车,“谢谢你,小鱼。”
秦加楼搓了搓胳膊上的鸡皮疙瘩,若不是打不过赵旭,他都想让小花拿扫把给他,好扫一扫地上掉落的鸡皮疙瘩。
大伙约好要在城门口汇合,到时候一起出去,钱小鱼见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就想着逛一逛小摊子,遇见有需要的东西买上一些。
“那是卖肉的吗?”干旱后,很少有人卖肉,一是没人买,二是若是遇到饿急眼的人,他们真的会抢。
钱小鱼上前查看猪肉是否新鲜,闻了闻没有异味,正好赵旭还没有买到煮大油,古代压榨技术的原因,素油很是贵,寻常百姓都是吃煮大油的多。
而且煮大油,炸出油的油渣,可以做菜,还可以包成饼子吃。
在肉摊上翻来覆去的看了几遍,确认猪肉没问题,钱小鱼问:“这肉怎么个卖法?”
屠户见有人光顾他的肉摊,忙起身招呼,“猪肉无论肥瘦,三十五文一斤,大骨头十五文一斤,下水八文钱一斤。”
“怎么样,小兄弟要什么地方的肉?”
猪肉价格涨了差不多一倍,不过对于钱小鱼来说,也还算能接受。
灾年,除了人不值钱外,其他什么都值钱。
“包圆了,可以便宜点吗?”想着他们现在人多,这么点猪肉,也吃不了几天。
屠户听说她要把他的肉摊给包圆了,喜得脸上的刀疤都柔和了不少,“小兄弟,可莫要诓我,哥哥手里的屠刀,可不是纸糊的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