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员通道的灯光昏黄而刺眼,中国队的球员们拖着沉重的步伐,一个接一个地走进更衣室。空气里弥漫着汗水的咸涩味和压抑的沉默,只有球鞋摩擦地面的沙沙声。纪风的球衣还搭在肩上,上面的汗水已经半干,留下深色的痕迹,他低着头,不敢看任何人的眼睛。
李铁站在更衣室中央,双手抱胸,眼神扫过每一个球员。他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深深的凝重。等所有球员都坐定,他才缓缓开口:“我知道,大家现在心里都不好受。0 - 3的比分,我比你们更难受。”
他顿了顿,走到战术板前,上面还留着赛前布置的战术,红蓝色的标记交错。“上半场,我们被日本队完全压制,控球率不到30%,传球失误高达17次。”他的手指重重地戳在战术板上,“防线漏洞百出,中场拿不住球,进攻打不上去。这些问题,我作为教练,负主要责任。”
球员们抬起头,有些惊讶地看着李铁。他们原本以为会迎来一场狂风暴雨般的批评,却没想到教练先把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但是!”李铁突然提高了声音,“下半场,当纪风、林宇轩和艾瑞克上场后,我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希望!”他的目光转向三人,“小林的速度,一次次撕开对方防线;小艾在中场的拼抢,让松本那个小子都不敢大意;还有小纪,你的跑位和意识,创造了好几次绝佳机会。”
纪风的眼睛红了,他低声说:“可是...我没能把握住...”
“不!”李铁打断他,“足球比赛不是一个人的事,是11个人的战斗。我们和日本队的差距,不是一场比赛、一天两天形成的。他们的青训体系、联赛水平,都比我们领先太多。但今天,我看到了你们的斗志,看到了你们不服输的精神,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拿起一瓶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日本队的松本,刚入选国家队就能有这样的表现,为什么?因为人家的足球环境好,从小接受的训练更科学。但这不是我们认输的理由!我们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回去之后,加练!加练!再加练!”
更衣室里的气氛渐渐变得热烈起来,球员们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斗志。李铁走到每个球员面前,拍拍他们的肩膀:“记住,今天的失败,是为了明天的胜利。我们的目标,是世界杯!这条路很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最后,李铁举起右手:“来,我们一起喊!中国队!”
“必胜!”球员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更衣室的顶棚都在微微颤动。这一刻,失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无限渴望和坚定信念。
球队大巴碾过曼谷深夜的柏油路,引擎声混着空调的嗡鸣。林宇轩瘫在座椅上,头歪向窗边,沾着草屑的球鞋随意踢在过道,被汗水浸透的11号球衣皱成一团——这个总像永动机般奔跑的边锋,此刻连安全带滑落肩头都毫无知觉,微微张着嘴的睡颜还带着未消散的疲惫。
艾瑞克摘下护腿板,平板电脑冷光映在他脸上。当他点开社交媒体,热门词条#中日世预赛#正以每分钟千条评论的速度刷新。国内论坛里,热帖“虽败犹荣!三替补盘活死水”获赞超20万,配图是纪风禁区内跃起争顶的瞬间,评论区里球迷留言:“小林的突破看得我热血沸腾!”“艾瑞克抢断松本那一下真硬气!” 但也有尖锐的批评声:“0 - 3的比分就是耻辱,再拼有什么用?”“李铁换人太晚,战术完全被压制!”
纪风捏着手机的手指关节发白。日本雅虎体育的报道将松本评为“全场最佳”,配图中他正做出指挥手势,标题写着“新锐中场主导碾压式胜利”。评论区里,日本球迷的留言刺得他眼眶发烫:“中国队还是一如既往的孱弱”“松本完全压制了对手的中场”。然而滑到下方,他突然顿住——一条来自西丙联赛球迷的评论被顶到热榜:“纪风在我们联赛可不是这种水平,期待他下次爆发!”
大巴突然颠簸,艾瑞克的平板差点滑落。他瞥见纪风紧绷的侧脸,默默将页面切换到战术分析软件,放大松本与纪风对抗的片段。“你看这个,”他把屏幕转向纪风,“第78分钟那次拼抢,你的选位其实比他更好,只是体能下降导致动作慢了半拍。”纪风盯着画面中纠缠的身影,喉咙发紧:“如果能重来...”
“没有如果。”艾瑞克关掉平板,窗外的霓虹灯掠过他棱角分明的轮廓,“但我们能让下次不一样。”他调出手机里的训练计划,“我联系了体能教练,从明天开始加练核心力量,你的弹跳还有提升空间。”
这时,前排的张玉宁突然转身,缠着绷带的膝盖在黑暗中泛着冷光:“别管那些评论,今天你们三个的表现,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自己。”他摸出几粒止痛片咽下,“当年我们输给韩国3 - 0,所有人都骂我们是软脚虾,但正是那场败仗,让全队咬牙练了半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