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三十三章:山林访贤寻雅意,墨韵飘香赋新篇
暮秋时节,云麓山层林尽染,枫叶似火,煜明听闻山中隐居着一位博古通今的贤士,名叫逸尘先生。此人虽隐于山林,却对诗词、书画造诣颇深,煜明满心期待,决定上山拜访,渴望能与先生切磋诗词,汲取灵感。
一路沿着蜿蜒小径前行,山林间静谧安宁,偶尔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寂静。煜明望着漫山红叶,诗兴大发,随口吟道:“秋山似画叶如丹,小径蜿蜒入翠峦。风抚枫林声瑟瑟,霞光透树影斑斑。”这诗句刚出口,他自己便觉得颇为满意,脚步也愈发轻快起来。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出现一座古朴的木屋,屋前种满了菊花,金黄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欢迎访客。煜明心想,此处清幽雅致,想必就是逸尘先生的居所了。他整了整衣衫,上前轻轻叩门。
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身着素袍、鹤发童颜的老者出现在眼前。煜明赶忙拱手行礼:“晚辈煜明,久闻逸尘先生大名,今日特来拜访,冒昧打扰,还望先生海涵。”逸尘先生微笑着打量眼前的年轻人,眼中满是温和:“无妨,难得有你这样热爱诗词的年轻人前来,快请进。”
屋内布置简单却不失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字画,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逸尘先生请煜明坐下,又端来两杯香茗,茶香袅袅,弥漫在屋内。煜明环顾四周,看到一幅未完成的山水画,画中是云麓山的秋景,山峰巍峨,枫叶似火,溪流潺潺,只是画面上还缺一首题诗。
逸尘先生似乎看出了煜明的心思,说道:“这幅画是我近日所作,一直没想好题什么诗,你既然来了,不妨帮我想想?”煜明受宠若惊,他凝视着画作,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云麓秋山染赤枫,清泉石上韵无穷。峰峦叠翠含仙气,暮霭流霞映碧空。”逸尘先生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好诗!好诗!短短几句,便将云麓山秋景的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后生可畏啊!”
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格律谈到古今名家,逸尘先生的见解独到深刻,煜明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点头称是,心中暗自佩服。不知不觉,天色渐晚,逸尘先生留煜明在屋中用餐。晚餐是简单的素食,青菜、豆腐,却充满了山野的清香。
饭后,月色如水,洒在山林间。逸尘先生带着煜明来到屋外的庭院中,两人坐在石凳上,抬头望着满天繁星。逸尘先生感慨道:“在这山林之中,远离尘世喧嚣,方能静下心来品味诗词之美,感悟生活的真谛。”煜明深有同感:“先生所言极是,晚辈平日虽也喜爱诗词,却总觉得少了些意境,今日与先生交谈,真是受益匪浅。”
此时,一阵秋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也吹落了几片枫叶。煜明捡起一片枫叶,看着那如火的颜色,心中一动,吟道:“霜枫似火舞秋风,飘落阶前韵未穷。岁月如诗添锦绣,青春作赋绘华虹。”逸尘先生鼓掌叫好:“这首诗充满了朝气,将青春的活力与秋景的韵味融合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
夜渐深,煜明起身告辞,逸尘先生送他到门口,说道:“此次相见,甚是欢喜,日后若有闲暇,不妨常来。”煜明连连点头:“晚辈一定,多谢先生今日的教诲与款待。”
下山的路上,煜明心情愉悦,脑海中还回荡着与逸尘先生交谈的点点滴滴。回到家中,他迫不及待地拿出纸笔,将今日的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文章,还附上了自己创作的几首诗词。
在文章的结尾,煜明写道:“此次云麓山之行,让我明白,诗词不仅是文字的游戏,更是心灵的寄托。在这山水之间,与贤士交流,让我看到了诗词世界的广阔无垠。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追寻诗词之美,在这墨韵飘香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之后的日子里,煜明时常拿出当日与逸尘先生交流的记录反复品味,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他也没有忘记逸尘先生的叮嘱,勤奋创作,不断提升自己的诗词水平。
一日,煜明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信,信中说当地要举办一场诗词盛会,邀请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参加。煜明心中十分激动,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是与其他诗词爱好者交流的好平台。
他开始精心准备参赛作品,以云麓山之行的感悟为灵感,创作了一组诗词。其中一首七言律诗写道:“云麓寻贤访逸尘,秋山胜景醉吾身。枫林似火燃诗意,泉水如琴奏妙音。雅室倾谈添慧智,幽林漫步觅诗魂。归来笔底情难尽,墨韵飘香赋锦文 。”这首诗将他在云麓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都融入其中,饱含深情。
诗词盛会的日子越来越近,煜明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踏上了旅程。一路上,他看着车窗外的风景,心中默默背诵着自己的作品,不断完善细节。
终于,他来到了举办盛会的城市。这里热闹非凡,来自各地的诗词爱好者们齐聚一堂,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诗词的热爱。煜明走进会场,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幅精美的诗词作品,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