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麓词心录·第五十六章:墨韵书香伴我行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之中,有一片宁静的港湾——市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矗立在城市的一角,默默地散发着墨香。煜明,一个怀揣着对知识炽热渴望的年轻人,在结束了一天忙碌的工作后,总是迫不及待地奔赴这里。
煜明在一家粮食公司工作,工作的忙碌并没有磨灭他对文学的热爱。相反,他深知,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文学是他心灵的慰藉,是他不断提升自我的阶梯。每天下班后,他都会来到图书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工作的疲惫都在踏入图书馆的那一刻烟消云散。
走进图书馆,柔和的灯光洒在一排排高大的书架上,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像是等待着被发掘的宝藏。煜明轻车熟路地走向文学书籍区域,目光在书架上缓缓扫过,最后定格在一套《鲁迅全集》上。他小心翼翼地取下书,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而他的世界,此刻只有眼前这泛黄的书页。
翻开《鲁迅全集》,煜明沉浸在鲁迅先生犀利而深刻的文字里。他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感受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豪情与担当。读着读着,煜明心中涌起一股创作的冲动。他拿起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下一首《如梦令·沉醉书海》:
“夜幕降临灯透,倦意顿消书守。细品鲁公言,思绪漫飞如鹫。知否,知否?沉醉墨香难走。”
写罢,煜明轻轻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这时,旁边的一位老者注意到了煜明的举动。老者戴着一副老花镜,头发花白,眼神中却透着睿智和温和。他微笑着对煜明说:“年轻人,看你对诗词这么感兴趣,想必很有研究吧?”煜明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谈不上研究,就是喜欢随便写写,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老者点点头,说道:“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研究诗词的年轻人不多了。我也很喜欢诗词,平时也会写一些,咱们可以交流交流。”煜明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他连忙说道:“那太好了,前辈!我正愁没人指导呢。”
原来,老者是一位退休的语文教师,名叫林文渊。他一生热爱文学,对诗词有着深厚的造诣。两人相谈甚欢,从诗词的格律谈到诗词的意境,从古代诗词谈到现代诗歌。林文渊对煜明的一些诗词作品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煜明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来。不知不觉中,图书馆的闭馆时间到了,两人意犹未尽,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以后常来图书馆交流。
与林文渊的相遇,让煜明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探索的决心。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学习诗词知识,阅读大量的诗词书籍。除了《鲁迅全集》,他还借阅了巴金、茅盾文集以及高尔基全集等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汲取着不同的文学养分,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
在阅读巴金的《家》时,煜明被书中主人公们的命运深深打动。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封建礼教束缚下的大家庭,看到了年轻人对自由和爱情的渴望与挣扎。联想到自己在现代社会中为了梦想努力奋斗的经历,煜明又写下一首《浣溪沙·读〈家〉有感》:
“旧制阴霾笼故家,青春热血欲开花。奈何风雨阻芳华。
今岁逐光追绮梦,朝朝奋进忘昏鸦。明朝绮景绽云霞。”
煜明把这首词分享给林文渊,林文渊看后,对煜明的进步赞不绝口。他说:“煜明,你这首词写得很不错。既有对书中内容的感悟,又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真挚,意境也很优美。继续努力,假以时日,你一定会在诗词创作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得到林文渊的鼓励,煜明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
在图书馆里,煜明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上班族,还有的是自由职业者。大家因为对文学的热爱而相聚在一起,分享着自己的读书心得和创作体会。在这个小小的圈子里,没有利益的纷争,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纯粹的文学交流和思想碰撞。
有一次,大家围绕着“文学与现代生活”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有人说,在现代社会,文学似乎变得越来越边缘化,人们更注重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忽略了精神世界的丰富。煜明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虽然现代社会的节奏很快,人们的压力也很大,但文学从来都没有远离我们。我们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读一首诗,看一篇散文,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文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他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大家纷纷表示,要在自己的生活中坚持文学梦想,让文学的光芒照亮更多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