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金銮殿上起阴飚,党祸如蝗蔽九霄。
截教珠摇迷将相,修罗雾锁乱臣僚。
言官笔作降魔杵,阵图光凝护国旄。
且看朝堂清浊判,民心为尺量忠刁!
第一折 魔主残魂附权宦 分党阵起乱朝纲
却说截教金鳌魔主虽被封印于《大典》妖邪录,残魂一缕却附在山东布政使陆仲和身上。此公素与江南籍官员不和,魔主趁机以「北党惑心珠」串连北方御史,又使修罗族「南党蚀骨符」附身苏松巡按,在朝堂掀起「南北之争」:北党劾南官「贪墨漕银」,奏章中竟夹着截教「黑水符」,字里行间渗出血河虚影;南党攻北臣「阻塞言路」,疏文内暗藏修罗族「血舌印」,每读奏章便觉耳中轰鸣,生杀人之心。
内阁首辅杨溥察觉异状:票拟时北党必反南议,南党必驳北疏,竟无一事能合。夜观文渊阁护世纹,见「廉贞星」分裂为二,中隔血雾,正是截教「分党阵」作祟 —— 此阵以「人心嫌隙」为引,借官员朋党之私,将护世纹脉撕成碎片。更甚者,通政司每日收百余份弹劾疏,字里行间皆有妖邪之气,竟将奉天殿「正大光明」匾额熏出黑斑。
第二折 言官夜访护世阁 道衍识破分党图
兵科给事中徐溥(杨溥弟子)夜宿值房,忽梦成祖持笏而叹:「朕设言官,为养朝堂正气,今竟成党争工具!」惊醒后取《大典》「言官护世篇」,见书页上「风闻言事」四字渗血,显影出「分党阵」全貌:阵眼在午门「登闻鼓」内,藏着截教「五斗米符」与修罗族「血滴子」,专吸言官弹劾中的戾气。
急访道衍和尚,贝叶经显影:金鳌魔主残魂正踞「登闻鼓」顶,以「北党珠」「南党符」为两翼,形成「阴阳割裂阵」,欲将朝廷护世纹脉劈作南北两半。「此阵专克『君臣一体』之道!」道衍抚须道,「唯有集言官正气,以『弹劾阵图』破之 —— 当年成祖曾留《言官护世阵图》,藏于六科廊房,需以『公心』为引,『直言』为刃。」
徐溥遍访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竟有半数官员掌心生「党」字红痣,唯河南道御史郑辰、浙江道御史轩輗等十余人痣色淡青,显是未被妖邪侵蚀。众人聚于六科廊房,果然在房梁暗格中寻得阵图,图中绘着「言官二十八宿阵」,每宿对应一种言官德行:「敢谏」属亢金,「明辨」属氐土,「清廉」属房日……
第三折 持阵图夜叩宫门 集正气力挽天倾
三更时分,徐溥率十二言官(合十二时辰之数)捧阵图跪于午门,郑辰击鼓鸣冤,鼓声竟与阵图共振,震落登闻鼓内的五斗米符。金鳌残魂显形骂道:「尔等腐儒,安知党争乃天数!」言罢驱动南北党臣虚影,化作「攻讦黑雾」扑向言官。
徐溥按阵图方位布列:郑辰居「敢谏位」,持《大明律》痛斥北党妖符;轩輗立「明辨位」,以账册数据揭穿南党血舌印;其余言官各执「奏疏笔」,笔尖蘸取「护世砂」(百姓纳粮时所献朱砂),在阵图上书写弹劾条款。妙在每写一疏,对应星宿便亮一分,「廉贞星」渐渐愈合,反将黑雾吸入阵图化作「公心之火」。
杨溥在内阁遥祭成祖,取「文渊阁银印」盖在阵图上,印纹与言官二十八宿阵共鸣,竟显化出永乐朝「九卿圆审」的虚影 —— 当年成祖设言官,本为「以小制大,以清涤浊」,此刻虚影中的言官身影与现世十二人重叠,阵图突然爆发出万道金光。
第四折 金光破阵清君侧 弹劾除妖正朝纲
金鳌残魂见阵图光大作,欲遁入陆仲和体内,却被轩輗以「巡按金牌」(刻有「代天巡狩」四字)定住身形。徐溥趁机将阵图按在陆仲和眉心,图中「公忠体国」四字化作锁链,竟将残魂从其体内拽出,显形为半截黑莲 —— 正是当年万仙阵中遗留的「截教分魂莲」。
与此同时,各衙门被妖邪附身的官员皆仆倒在地,掌心红痣尽褪,吐出「惑心珠」「蚀骨符」等妖物。洪熙帝亲至午门,见阵图上金光凝结成「言为心声,官以民命」八字,遂取「护世笏板」刻于登闻鼓,今后但有言官按阵图弹劾,鼓声必带金光,妖邪不敢近前。
道衍和尚将截教分魂莲收入贝叶经,经中新增「党同伐异者亡,公心为国者昌」图录;慧明禅师以「无诤水」洗涤六科廊房,从此言官奏章再无妖邪之气,护世纹脉中的「言官星官」愈发明亮。
尾折 党争方知言责重 阵图原是民心凝
事后论功,徐溥等言官坚辞赏赐,郑辰曰:「言官之责,在纠劾非党同,在谏言非攻讦。今妖邪以党争为刃,正告我等:护世先护心,心正则言正。」杨溥深以为然,遂与道衍修订《言官护世阵图》,新增「合异为同」「和而不同」两仪,使言官弹劾既存公论,又容私见,护世纹脉自此更具韧性。
百年后,六科廊房的砖缝中长出「谏草」,叶形如笔,每逢朝中有奸佞,草尖必滴露水成字。有老吏指草叹道:「当年言官持阵图弹劾,看似仙法,实则是千万百姓托着他们的笔啊 —— 百姓怕党争误国,言官才敢以命相搏。」正是:
截教修罗惑百官,党争如虎啸金銮。
言官自有回天笔,阵图原藏济世丹。
不是仙符能破阵,皆因民气可回澜。
试看弹劾奏章里,字字皆承社稷安!
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黑衣沙门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