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好不容易立起来的人设,绝对不能丢。
林菀一进杨书记的办公室,就热情的跟杨书记打招呼。
“杨书记,一天不见,您看着又精神了不少啊。”
说完,顺手拿起墙角的向阳牌热水瓶,给杨书记的茶杯里加满水。
杨书记笑嘻嘻地听着林菀夸他,看着她给他倒水。
“小林同志啊,经过昨晚,你这下可又成我们公社的名人了啊。”
林菀很少被人这么当面夸,小脸瞬间红了。
“杨书记,你别打趣我了,我那都是您是公社的领导和社员们抬举我,”
杨书记摆了摆手,觉得林菀越来越像那个臭裁缝了。
“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林菀面不改色心不跳的,把今天在心里反复练习了很多遍的话说了出来。
“杨书记我先给你报个喜,今天给江陵毛纺织厂的货已经送过去了。”
杨书记满意的点了点头。
林菀观察着杨书记的反应开口。“我就寻思着。
我们公社的社员们一到冬天就只能去干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之类的重活。
这些活大老爷们干着都累的不行,小媳妇和大婶们一到冬天,就闲了下来,根本挣不到几个工分。”
杨书记赞同的点点头。
林菀继续说“但是呢,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做一些为公社创收的事情嘛。”
杨书记想了想开口”你们是要扩大规模?“
怎么说说话就得跟聪明人说呢,林菀才说了开头,杨书记就猜到了大概。
林菀开始给杨书记画饼,这也就是后世经常说的,向上管理。
她把最近跟县里各个厂的合作都搬出来说了一遍。
听得杨书记热血澎湃。
“这不是刚跟毛纺织厂合作嘛,我有信心我们会像跟县里的厂一样,和毛纺织厂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所以我想再要多一间铺面扩大我们的规模,多招一些手工好的大婶、小媳妇过来干活。”
想法是好的,杨书记皱了皱眉,可公社里现在哪还有空铺面给她们。
林菀挺直了腰背“书记您想啊,冬天里这些大婶小媳妇们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了。
去修堤坝那些挣不到几个工分,脸上手上耳朵上都是冻疮,还得花钱去买药治。
毛纺织厂的这些活,都是细活儿,得一针一针的织。
把这些手工好的大婶、小媳妇们都统一安排过来干活。我们只要干得好,名声打出来了。
以后可以跟各个厂合作,给社员们挣钱的门路只会越来越多。”
杨书记一想是这么个理,最近裁缝铺子里给公社创收了不少。
光是固定给她们铺子钉纽扣和锁扣眼的大婶有五个,他媳妇和儿媳妇都在里面,两人加起来光工钱这一个月就挣了好几十块。
还有二十多个大婶、小媳妇跟她们合作织蓓蕾帽这些。
这些都是林菀弄回来的挣钱门路。
按照林菀说的,要是真的跟毛纺织厂达成了长期合作关系......
杨书记忍不住笑了出来。
再安排一间铺子也不是不可以,他老脸不要了,去整合一下公社的场地,挪一挪也不是挪不出一点位置。
于是,他开口说道“小林啊,晚点我去跟公社商量一下,再给你回复。”
林菀也表示同意,眼下每天都有从县里,或者其他公社慕名而来来她们铺子做喜服的。
规模和名声都是相辅相成的,昨晚发生的事情告诉她,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了,才有底气去打脸那些试图践踏她的人。
======
昨晚的事情闹得大,新桥大队里的不少人也一改往日里对林菀的胡乱编排。
开始说起了她的好话。
林家人自然也听到了。
林家的饭桌上,林铁军例行问林华“你今天手艺学得怎么样了啊?”
林华回答的自信满满“师傅教的我都学会了,可简单了。”
林铁军心里憋得慌。
林华拜师给师傅送了十斤大米,后面又被林洁偷偷地拿出去卖了一些,眼看着家里要没米了,他心里慌得很。
虽然之前说好了,家里要是没米了,陈红霞去想办法,可借了不还是得还吗?
陈红霞哪里不知道最近家里日子过得吃力。
家里何止要没米了,现在天还没黑就睡觉,不为啥别的,就因为灯油要见底了。
洋火也没有几根了,要买还得花钱。
但当初林华学手艺是她硬要送去学的,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要怪也只能怪林洁这个家贼,偷家里的东西出去卖。
所以她理直气壮地说道“急什么呀,这不是才去了不到一个月嘛,等华儿拿工钱回来,不就好了。”
林铁军说道“学了这么久,也没见拿回来一分钱,之前弄坏了李师傅的东西,还赔了五块钱。
平时还得送个蔬菜瓜果啥的给李师傅,你到底学得怎么样,不行的话就别学了,早点上工去。”
要让林华不学手艺了去上工,陈红霞第一个不同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