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佑安被拒绝后唉声叹气,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
上京一路辛苦,一家人用完晚饭送走程佑安后,天还未彻底黑下来卫木匠和周三娘就困的睁不开眼了。
王婶烧了洗澡水,帮着两人好好洗了热水澡,然后去休息。
尔雅与卫岳也坐船坐的腰酸背痛,想要早些休息。
可作为父母,他们如何看不出今日儿子虽面上不显却有心事,似是有什么话要对他们说。
等卫木匠与周三娘去休息后,尔雅把卫辞拽到东厢房的书房中,直奔主题道:
“儿子,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爹娘说?”
卫辞闻言无奈一笑:
“儿子有什么事都瞒不过娘。”
其实不是瞒不过,是人在亲近的人面前会下意识放下防备与伪装。
说起此事卫辞也有些不好意思,倒不是提起自己的婚事羞涩。
而是父母刚刚进京,未能好好休息就要劳烦他们为自己忙碌。
偏此事老师催的又急,已经耽误不得了。
卫辞对尔雅与卫岳道:
“爹,娘,恐怕你们明天就要到文家走一趟了。”
尔雅闻言有些惊讶:
“这么快?可是有什么变故?”
文大人是卫辞的老师,对卫辞有教导之恩,他们一家此次上京去拜访对方是应该的。
只是今天刚到,明天就去拜访是否有些仓促。
总要收拾一番,什么都备齐了再去拜访,也显得隆重些。
卫辞这么急切的让他们过去,尔雅只能猜测是有什么事急着要办。
卫辞点头,神情严肃:
“是有一些变故。”
此事还要从陈阁老说起,卫辞自从拜入文源清名下的那一天起,就从未想过对方是做慈善收自己为徒,并用心培养。
老师收他为徒是看中了他的天分,同理他拜在老师名下,也是因为知道自己能得到扶持。
陈党会为自己的前程保驾护航,作为回报,卫辞自然也有责任维护陈党这个利益团体。
所以考中进士后,文源清与王夫人理所当然的为卫辞挑选相看妻子,无论是卫辞还是尔雅与卫岳都并无任何异议。
但是这一年多文源清与王夫人和卫辞相处下来是有感情在的。
他们为卫辞挑选的媳妇固然有拉拢对方壮大陈党的意思。
但同时他们也真心希望卫辞能得一个贤内助,并且这个贤内助也能帮扶卫辞的前程。
这本是件两全其美的事,王夫人这几个月也选好了人家,万万不曾想陈阁老变了主意。
陈阁老出身姑苏陈家,是真正的书香世家,底蕴深厚,为陈阁老上位提供了不少助力。
陈阁老上位后也用自己的影响力使得陈家更加如日中天,这一切本是良性循环。
但许是老天看不下去陈家的繁荣昌盛,到了陈阁老下面这一代,偌大的陈氏家族竟然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人才。
陈阁老虽然官至次辅,可他年纪已经大了,下面一代无人顶上,陈家将来没落是必定的。
尤其是上个月,陈阁老重病了一场,他越发感觉力不从心。
所以起了在自己退下来前,为陈家找个保障靠山的想法。
能让陈阁老做依靠的人,自然只有皇上的那些龙子,而陈阁老选中的人正是当今太子。
文源清并不赞成陈党参与党争,因为党争实在太过凶险不可控。
文源清的前任领导刑部尚书林进清不就是因为投靠太子遭到赵王报复,陷入了科举舞弊案中,最终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
且不说太子不知将来能不能成功登基,就是太子最终登基了对林家又有什么帮助呢?人都快死绝了。
文源清不想重复林进清的悲剧,陈党以前也并未插手这些事。
所以在察觉到自己老师的意思后,文源清当即就表示了反对。
奈何陈阁老心意已决,非文源清能劝服。
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只有尽量撇清陈党与太子的关系。
王夫人刚开始为卫辞相看妻子时,就曾听人说太子妃的娘家侄女看上了卫辞。
当时文源清并不想太子扯上关系,所以只说卫辞有了心仪之人。
文源清与王夫人为卫辞挑选的妻子是如今翰林院掌院学士的孙女何琇莹。
翰林院掌院学士为从二品官职,何掌院是皇上真正的心腹重臣,他的孙女本来是卫辞踩高跷也够不到的存在。
但谁让卫辞除了才华横溢,连中六元,让何掌院对他印象极好不说,还有张让女子神魂颠倒的脸呢。
他高中状元打马游街那日,何小姐恰巧也在观看的人中,并对之一见钟情。
何掌院的儿子何大人虽然为人木讷,在工部至今没干出什么名堂,却是个实实在在的女儿奴。
得知女儿看上了新科状元,二话不说就帮女儿筹谋,卫辞这才有机会跟何家结亲。
本来此事可以慢慢商量着来的,陈阁老一开始对这桩婚事也没什么意见,还十分支持。
唯有何琇莹的母亲深知女儿嫁人不能只看男子,公婆家风也极为重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