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雨后的驿亭内点起了几盏油灯。曹嵩见王镜独自在角落吃着干粮,便让仆从准备了热食,主动邀请道:“使君若不嫌弃,不妨与老朽一同用些粗茶淡饭。”
王镜略一迟疑,随即颔首道:“曹公盛情,却之不恭。”她将佩剑解下放在身侧,在矮几前跪坐下来。
仆人们端上热腾腾的黍米饭和几样简单菜肴。曹嵩亲自为王镜斟了一杯温酒:“今日得遇使君,实乃缘分。老朽敬使君一杯。”
王镜举杯回礼,动作干脆利落。她用餐时姿态优雅却毫不做作。
席间,曹嵩的幼孙曹安被乳母抱来喂饭。那孩子约莫三岁,生得粉雕玉琢,正咿咿呀呀地说着童言童语。王镜见了,清冷的眉眼难得柔和了几分。
曹嵩随口问道:“使君可曾婚配?”
王镜手中竹箸微微一顿:“军务繁忙,无暇顾及这些。”
就在此时,小曹安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小脸涨得通红。乳母惊慌失措地拍打着孩子的后背,却见孩子呼吸越来越困难,嘴唇都开始发紫。
曹嵩大惊失色,手中酒杯“啪”地掉在地上。
“安儿!”
曹德也慌了神,手足无措地在一旁打转,女眷们吓得捂住嘴,发出低低的惊呼,整个驿亭乱成一团。
王镜一看,心猛地一紧,心想这孩子要是救不下来可就完了,必须赶紧救!
她来不及犹豫,用力拨开周围的人,大声喊:“都闪开!”
只见王镜一个箭步上前,快步走到小曹安身后,一前一后分开双脚,前面那只脚离孩子大概一脚宽,后面那只脚踮起脚跟,膝盖微微弯曲。
接着,她伸手环抱住孩子,左手握拳,大拇指顶在孩子肚脐往上两横指、剑突下面的位置,右手包住左拳,迅速在孩童胸腹之间用力冲击。
一下、两下、三下——“噗”的一声,一块枣核从孩子口中喷出。
“哇……”
小曹安猛地哭出声来,脸色渐渐恢复正常。王镜这才松了口气,轻轻拍着孩子的背脊:“没事了。”
满座皆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王镜身上,眼神里满是震撼与感激。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曹嵩颤抖着接过孙子,老泪纵横:“使君的救命之恩,曹氏一门没齿难忘。若不是使君今日在此,我这孙儿怕是……”
曹德赶紧扶住了父亲。
曹豹也反应过来,单膝跪地,抱拳道:“使君大恩!”其他人见状,纷纷跟着跪地。
王镜轻声安慰道:“曹公不必如此,孩子平安便是万幸。”
曹嵩哽咽道:“敢问使君,您方才用的,这……这是什么神奇手法?”
王镜擦了擦额角的细汗,神色复杂:“此乃仙家医学秘术。”
她望向窗外的夜空,仿佛在回忆什么,“多年前,我受仙人点化,蒙仙人传授众多仙法,这气冲法便是其中之一,可用来急救。”
“今日能救令孙,想来也是天意。”
曹嵩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肃然起敬:“不想使君竟有如此仙缘!”
曹豹满脸敬佩,忍不住开口道:“曹公,实不相瞒,我早有耳闻,使君在长安之时,恰逢时疫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使君挺身而出,以妙手仁心治病救人。她所到之处,病患皆能好转,药到病除,堪称神医在世。当时百姓们感恩戴德,都尊称她为‘青囊仙’。今日亲眼所见使君救小公子,医术果然名不虚传呐!”
曹嵩遂感慨道:“使君真乃谪仙人也!今日我孙儿能逢凶化吉,实乃祖上庇佑,得遇贵人……”
曹嵩望着王镜的身影,只觉得这位传闻中杀伐决断的女诸侯,身上又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
他忽然想起坊间传言:王镜虽为女子,却极善笼络人心,麾下将士皆愿效死。如今瞧她施展奇术,将孩子从鬼门关拉回,一切便有了解释。王镜既有这般性情与本事,怪不得人人都愿死心塌地追随她。
这乱世之中,真正的豪杰,远不止他家阿瞒啊。
曹德望着刚刚转危为安的儿子,轻轻摸了摸他的脑袋,眼中泪光闪烁,满是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后怕。
突然,他双膝一弯,重重地跪在了王镜面前。
“王使君救我儿性命,实乃再造父母之恩!若使君不弃,德斗胆恳请使君做安儿的义母!”
驿亭内顿时一片寂静。
曹嵩见状,连忙打圆场:“德儿唐突了!王使君何等身份……”
王镜一怔。
这个称呼猛地撞进她的心里,让她心头狠狠一震。
她怎么也没想到,曹德会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请求。她的脑海里迅速闪过关于义母的种种含义,所谓义母,就是拜认的母亲,一旦认了这干亲,那就意味着两家从此交情更加深厚,往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将相互扶助、守望相助。
王镜心里明白,曹德此举,一来是真心感激自己的救命之恩,二来恐怕也想借这层关系,给儿子寻个庇护。她念头一转,倘若自己成了曹安的义母,那可不就是曹德的妹妹,进而和曹操也成了兄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