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随后人们将愤怒都转移到多年纷乱的罪魁祸首之四身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积蓄多年的反抗之举。
很快,罪魁几人得到了审判,华夏进入了走向正轨的徘徊期。
大院的长辈们都恢复了名誉和工作,离开原工作单位的也都回来了,重新投入了工作当中。
周寒彻如今不再亲自带队出任务,但是培养新兵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他这些年伤病不断,虽说不致命,多少也增多了病痛,更多的还是参与新型军队的指挥工作。
金财财跟着他又搬了家,住到了新的大院里,原来的老邻居有的也搬了过来,有的以后见的机会就不多了。
比如齐家的敏敏和克克,分别的时候俩孩子十分不舍。
倒是杜艳和许营长他们,因为是周寒彻的直属手下,两年后提了级别,也搬了过来。
以前第五街道的老邻居们,牛宝山和张天明忙着小家工作和儿女,又因为金财财住进了部队大院,往来不便,联系也少了。
裴自芳与丈夫去了研究所,倒是偶尔和她写封信联络一下,阚明春那里很久没有信儿了。
反倒是一开始在光明医院遇见的小金护士,搬了大院之后反而遇见了。
原来她正是洪政委的妻子,洪旭光在部队和周寒彻打配合非常默契,没想自己媳妇和周夫人也有渊源。
“真是巧了!”陈金沙还是那个风风火火的脾气,“啥也别说了,今天你们忙忙叨叨的,中午来我家吃饭吧。”
“行,那我就叨扰陈姐姐了。”金财财也非常高兴,出院后她去找过一次小陈护士,还给她和主治大夫留了鱼,可惜正好碰到俩人夜班,是托人转交的。
如今再相逢,的确是意外之喜。
洪政委人如其名,是个声音洪亮的西北汉子,表面粗犷,心思却细。
“来吃饭归来吃饭,可不许带东西啊,咱家也不是特意招待你们,有啥吃啥。”
周寒彻点头,“行。”
金财财也跟着点头,“行,上你们家吃饭不带东西,但是我见救命恩人,必须要带点,说破天我也要带的。”
她拉着陈金沙的手,笑眯眯地说,“不是给你们的,单给我小陈姐姐一个人的。”
“我算啥救命恩人!”陈金沙嗔怪地拍拍她的手,直接拉着她就往家里走,“千万别带,家里啥也不缺。”
金财财一边被扯走一边回头,“澈哥帮我拿一套茶具。”
她始终是学校的顾问,每个月总会往学校跑一趟,即便学生停课,校办工厂的东西也是走俏的出口商品,即便是十年里头也只停过几次工。
顺手烧制了好些茶具杯子什么的,有的送了人,有的都收起来放到了地窖,这次搬家之前整理了一番,把一些收进了空间,剩下的就是做礼物的。
周寒彻是很喜欢媳妇作品的,自然知道东西在哪里,回家拿了一个盒子,才来到洪家。
两家都是有小院儿的平房,离得也不远,周家斜对过就是洪家院子。洪政委喜欢接地气的房子,主动申请的。
周寒彻也住惯了有院子的房子,两个人发扬风格,把人人都喜欢的楼房和专门分给他们的二层小楼让了出去,还挺受人敬佩的。
金财财接过盒子,把礼物递给了陈金沙。
“哟,这就是你说的自己做的茶具?可真好看啊!”不再是小陈护士,已经是陈护士长的陈金沙打开盒子,看着一套柿子杯壶惊叹不已。
“这个东西我好像在友谊商店见过,不便宜呢。”洪旭光回忆。
“那是我母校校办工厂制作的,我是那边的顾问,这是闲暇的时候做的示范样品。”金财财笑着说。
“原来如此!”陈金沙很喜欢,做成柿子样的茶壶和茶杯,柿子蒂是盖子,漂亮极了。
中午饭果然简单,是白面和玉米面的馒头和一盘子木耳炒肉、炒合菜、花生米和青椒炒肉。
汤是蛋花汤,搁了好几个鸡蛋的那种。
现在花生和鸡蛋都不好买,肉也是一样,所以这顿饭说是便饭,也算是盛情招待了。
“卫东和胜西去东北了,我爸那边挨着林场,山上东西多,到时候他们回来了我给你拿点蘑菇,炖肉最香了。”陈金沙笑着说。
“俩孩子多大了?”
“一个十九一个十七。”大的十六上下的乡,小的不用去,但那边是她老家,过去了有爹妈照应着,还能管着孩子,就一起送过去了,夫妻俩专心干事业。
金财财点点头,年纪不大,要是没放下过学习,还可以在高考上拼一把。
见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周寒彻记下来,出来散步的时候问,“你想到了什么?”
“十年过去了,难道我们国家就不需要新鲜力量来建设国家?”
“你是说……”周寒彻目光一动。
“嗯,高考势在必行。”金财财肯定道,“陈姐姐的儿子要是还有心向学,考回来是最好的。”
不引人口舌,也少了是非。
“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过可能不会太快,但是也绝不会太迟。回头你跟陈嫂子私底下提一下,早做准备总是好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