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向前看去,只见前面右侧,一个圆圆的巨大凹陷,足有丈许,两边修长,前后圆弧形。他摇头道:“不知道这是什么。”
周道长大笑道:“这一回你碰到我算是找对人了,这芮城我每年都要来一回,已经来了十几次了,这里的典故传说我全都知道,也罢,这一回,我就给你当个向导好了。”
徐霞客不由得起了兴趣,追问道:“如此甚好。只是道长方才所指,究竟是什么?”
“那是巨灵足印”,周道长答道,“相传太古洪荒之时,中条山与秦岭原为—体,黄河至此受阻,泛滥成灾,人们无家可归.为除水息,天帝遣巨灵神下凡,足登中条山,手推华山,竭尽全力,轰然一声,震天裂地,两山之间裂开一条几十里宽的狭谷,河水顺谷流入大海.至今华山西峰上留有巨灵神的掌印,被称为‘仙掌峰’,而这里留下的,是巨灵神的足印。?”
徐霞客笑道:“脚就有这么大,他可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周道长抚掌笑道:“着啊。心中有日月,便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何必身子骨高才行?”
徐霞客听得周道长的话大有深意,不由连连点头。走了一段,只听水声哗哗,却是来到黄河近边了。周道长笑道:“咱们现在到了风陵渡了。”
徐霞客“啊”了一声,道:“这里就是风陵渡?”急忙四下张望,却见几棵柳树,三五行人,一二小舟,与别的渡口却也没什么不同,不由有些失望。
原来风陵渡还是大有来头的。传说,上古时,黄帝某夜梦见—场罕见的大风,将尘土刮到海里,次日告诉群臣,有的大臣说是此梦主得贤臣,风吹垢土,去土为后,名为风后。后果然在海隅访得风后,拜为六相之一。风后帮他治理国家,播种百谷草木,淳化鸟兽,制衣服、舟车、医药,订文字、音律、历法等.黄帝即被天下各部族尊为盟主。东方黎族部落酋长九黎君蚩尤,仗着他有八十—个兄弟,个个牛头人身,身躯高大,凶悍异常,又制造刀戟大弩,杀奔中原。从涿鹿一直打到河曲,黄帝使风后摆阵,将蚩尤杀得落花流水。蚩尤无奈便作起妖法,施放浓雾,遮天蔽日。
黄帝人马迷失方向,自相践踏。后由风后用指南车导引人马冲出迷雾,再战而胜,斩了蚩尤。风后死后,葬于河曲,因其陵墓在此,遂名风陵渡。只是想来这故事实在太久了,所以这里也早已没了什么遗迹。
二人叫了船,乘船渡河。撑船的是一个小伙子,看起来约三十左右年纪,虽然一身短衣,却有些文致彬彬的,那船实在不大,二人一马,已经把船塞的满满的,河水一冲,摇摇晃晃的,让人心惊。周道长虽然年年来此,却没有学会游泳,见那船舷几乎与水面平齐,心中惊慌,只是他不想让徐霞客看扁了自己,不肯在脸面上露出神色,当下放声唱了起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徐霞客听着这词,心中不禁感慨,朝代兴亡,人世更替,虽然哪个朝代都在努力宣传“爱民如子”,但哪个朝代不是老百姓最苦?只是,究竟该怎么办才能让老百姓不再受苦?难道真的要如周道长这般远遁深山,不问世事才能安居吗?
他还没有思量明白,船身轻顿,已经到岸了。
算了船钱,船家撑开船,二人乘马正要前行,却听得船家放声唱道:“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随着歌声,船渐渐的远了。
周道长见徐霞客听的入神,问道:“徐公子,他唱的是什么啊?听着很有些意思呢。”
徐霞客叹道:“这人不是普通船家。他是个书生,因应试不第,所以在此撑船的。只是,他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却是有些颓废了。”随即简单解说了一回。
周道长却不认同徐霞客的看法,他笑道:“老道除了不能‘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倒和这个很有些志趣相投呢。”
徐霞客笑道:“道长是方外之人,自然有归隐之心,但读书人应当思报国才是。”
周道长于这个话题却不大喜欢,毕竟他已经不再关心国家大事了,当下转了话题,向前面指着,说道:“那里是七女坟。传说是伯乐七个女儿的坟墓。传说伯乐祖居此地,原名孙阳,因他精兽医,善相马,天上有司马之星名日伯乐,故人称其为伯乐。古人医术传媳不传女,他有七女而无子,只得将医术传给妻子,后因他在虞坂识得千里马而名扬天下,秦王便聘他为马官,为秦国选育千里马。他赴秦之后,其妻即为乡邻医马,繁忙时,众女儿即来相助,妻子无意中将疗马之术传于女儿.后伯乐返家探亲,见女儿与牲畜打扰,深感有失体面,遂带妻女一同入秦。后秦王偶遇七姐妹,见其美貌,即传旨伯乐要纳七女入宫。七女闻信,遂逃往家乡,至黄河岸边,急切找不见渡船,便跳河自杀。后葬于此处,村民称为七女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