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见主殿内人流众多,多有在礼拜者,也立着脚慢慢看去,心中回想着三清的故事。据传说,元始天尊乃道教掌门,而老子,也就是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的师兄。三清是老子一个人的化身,所谓“老子一气化三清”。而灵宝大法师和道德真君都属于元始天尊的十二大弟子。这三清殿四壁无窗,四面墙上以及神龛两旁布满了彩色壁画。整个壁画是一个整体,称为“朝元仙杖图”。描绘各路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景象。
这壁画高一丈有余,长足过三十丈,极为有气势。画中的主神是东西南北四方的四帝四后。所谓四帝,也叫做四御,包括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勾陈上宫南极天皇大帝,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他们周围簇拥着二百九十多位神仙,包括仙伯、真人、天丁、力士、星宿、金童、玉女等。排成前后四层,形成长长的行列。
图中人物神情各异,或顾盼,或对语,或沉思,或倾听。构图繁杂而不零乱,齐整而不呆板,人物众多而各具神态,同类而诸多变化,行动而相互协调。眉目传情,惟妙惟俏,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使人叹为观之,徐霞客一时看入了神,他不由的靠近几步,一面面墙的细细看了起来。
只见西山墙所画的的太乙真人,身穿蓝袍,平持笏板,衣袂飘动,似欲趋步出班上奏要事。其后面的红袍神仙,神色紧张。周围的其他神仙则似乎窃窃私语,各抱疑虑,不明白太乙要报告什么事情。
东扇面墙的南极长生大帝帽冠上的飘带足有一丈开外长,真是飘飘欲起,似有微风迎面而来。画工的笔法简练,线条流畅,恰似一笔而过,不知道如此之长的线条是如何一气呵成的。徐霞客找了半天,却无法找到画师的起笔与落笔之处,真可谓天衣无缝。
那墙上居然还有面带哀愁的侍女和玉女,画的极是美丽。徐霞客看着这女图也有些心动,只是这里可是道家之殿,他哪敢乱起心思,急忙转步到第三进。
第三进是纯阳之殿,就是吕祖殿。
这吕租殿规格比三清殿低了一些。四间面宽,单檐歇山顶,黑瓦红墙。中间三开落地长窗。殿内供奉着全真派的祖师吕洞宾。四壁和扇面墙上布满壁画。与三清殿的整幅壁画不同,这里是五十二幅连环画,描画吕洞宾从降生到成仙的一生故事,名为《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
画中有山水树石,亭台楼阁,酒肆茶馆,园林别墅。刻画了士,农,工,商各界人物。上至官吏,下至乞丐无不栩栩如生。
徐霞客赞叹良久,才转出此殿,见殿外树木葱郁,花红草绿,非常幽静。再往前,第四进是重阳之殿,又也就是七真殿。
这重阳之殿与前面的纯阳之殿格局相同。殿内供奉全真派首领王重阳和他的弟子七位真人------既全真七子。
在殿边立着一个石碑,碑上刻着密密麻麻文字。徐霞客走过去细看,却是对全真七子的介绍。那上面说道:全真七子分别开创了全真教的七个门派:马钰号丹阳子,创遇仙派;谭处端号长真,创南无派;刘处玄号长生,创随山派;邱处机号长春子,创龙门派;王处一号玉阳,创岗山派;郝大通号太古,创华山派;孙不二创清净派。徐霞客看着这介绍多有赞颂之意,心中却是另一番想法:这七个弟子竟然分成七派,王重阳的教育中似乎缺少了团结。
看罢碑文,他环顾四周,七真殿里的壁画是关于王重阳从降生到度化七真人成道的四十九幅连环画。
从七真殿出来,徐霞客走东侧小道,回到东轴线的开始。东轴线始于一座石牌楼。牌楼四柱三门,雕刻精细。牌楼横刻“人伦楷模”,没有落款,不知何人所题,也不知道所题何来。
进了石牌楼,见一片庭院叫做“清心园”。园中有许多石柱雕刻。清心园后是玄帝殿,三间面阔,歇山顶。大门紧闭,看来不对外人开放。徐霞客转过玄帝殿,见后面是财神庙,这里倒是香火极盛。徐霞客暗叹世人的风气,他见这里人流太多,也不去财神庙看了,就转到了西轴线。
西轴线上从后向前走,依次有王母殿和吕祖祠。那吕祖祠中有一个碑,碑中的词吸引了徐霞客,他驻足细看,见上面写着:
本性好清净,保养心猿定。酒又何曾饭,色预已罢尽。财又我不贪,气又我不竞。
见者如不见,听者如不听。莫论他人非,只寻自己病。官中不系名,私下凭信行。
遇有不轻狂,如无守本分。不在人壳中,免却心头闷。和光且同尘,但把俗情混。
因甚不争名,曾共高人论。
看着这碑,想着财神庙的香火,徐霞客不由好笑。
他信步而行,转过一个小门,却见里面是一个小花园,一片小池塘里全是死水,四下里显得有些破烂。
徐霞客见这里没什么景致,正要转回去,却见前面身影晃动,三个道人走了出来,当先一个正是周道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