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满腹的疑问,却无人可问,只能向前走着。那方向倒很容易找,因为所有的草和藤都指着同一个方向。
他一边慢慢的走着,一边感叹着树的奇迹。
其实中国人对于植物,尤其是对于年代久远的植物,都有着一份尊重的心理,他们认为,每一株古树,都有一个“神”,树神,就是树的灵魂,树神能以人的形态,和人在梦中相会,与人交谈,这种传说和记载,在中国的笔记小说之中,十分之多,只是他没想到,今天他会亲自经历这个树神。
他不由得回想起他读过的一些故事。
有一个有趣的传说,记载着一株大树和一家人的荣枯关系。
“陕西刘公,为兴化令。有道士来献盆树,视之,则小橘,细栽如指,摈弗受。刘有一女儿,时六七岁,适值初度,道士云:有不足供大人清玩,聊祝女公子福寿耳,乃受之。女一见不胜爱悦,置诸闺阁,朝夕护之,唯恐伤。刘任将满,橘盈把矣。是年初结实,简装将行以橘重赘,谋弃去,女抱树娇啼,家人诓之曰:暂去,且将复来。女信之,涕始止。又恐为大力者负之而去,立视家人,移栽墀下,乃行。女归受庄氏聘,庄丙戌登进士,释褐为兴化令,夫人大喜,窃意十余年橘不复存,及至,实则树已十围,实累累以千计,间之故役,皆云:刘公去后,橘甚茂而不实,此其初结也。更奇之。庄任三年,繁实不改,第四年憔悴无少华。夫人曰:君任此不久矣。至秋果解任。”
还有一个故事,记载着一株楠树,在贵州,有人要去砍伐它,它的“神”乞免,说另有三株较小的,其中两株性格比较柔顺,可以受砍,另外一株,性格十分倔强——各位注意,树而有性格,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早记载。结果,三株树都被砍了下来,但是在运输途中,性格倔强的那一株沉下了江中,“万夫绁之不起”。
以前,他不过是把这些传说当成故事,但现在,他认为,这些传说,至少都有真实的内容在里面的。
他一边想着一边走着,突然间心中一动,抬头看去,一条极其宽阔的山溪,溪水澎湃,冲过乱石,向下流着,溪水湍急,但是并不很深。前面不远是一个极大的水潭,那个水潭十分大,看来还是一个小湖。
徐霞客攀上了一幅高地,打量着这个小湖,此时已是傍晚,月色下,他还无法看到这个湖水的来源,但当他四下打量时,他突然“啊”的一声叫了出来,他急急忙忙的拿出自己背囊中的《水经注》,翻着。终于,他找到了那个他要找的东西。
那是一幅地图。地点是临沂,这里是《水经注》的又一个空白,只有一个名称,一幅图。名称是临沂蒙山,而那图,就是他现在这个地点!
徐霞客对了又对,终于确定,这里就是蒙山。
他居然由泗水走到了临沂!而且是在山里走的!问题是,这两处根本没有连续不断的山啊。
他叹了口气,看来这个问题得问那大树了,只是,不知道它会不会回答。不过不管怎样,他终于知道他在哪里了,而且这里也正是《水经注》一个需要填补的地方,也就算没有白走路吧。他不知道那个“伦伦”是人是树,也不知道它在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徐霞客坐了下来,望着在月色下,闪闪发光的一座接一座崇高的山峰,叹了一口气。
他的努力,只不过是开始,要经过多久才会有结果,完全不知道。当他叹了一口气之后,他觉得,现在就来叹气,未免太早了一点。
在弄了晚餐之后,他躺在树上,脑海中回想着临沂的知识。
《水经注》上说,这里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山脉,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山区重峦迭嶂,千峰凝翠,丘陵逶迤蜿蜒,连绵起伏,平原坦荡如砥,一望无际,河道纵横交差,碧水如练。
喜欢天地玄门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天地玄门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