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人满脸堆笑,在前面领路,“那地儿在城北的小巷子里,虽说位置不打眼,离一个马上要扩建的私塾近得很。这私塾就要扩招,到时候学生一多,周边的生意还能不红火。”
周正一听脸上满是犹豫:“这位置这么不显眼,生意能好起来吗?再说了,这私塾扩建的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周原也皱紧了眉头,满脸怀疑,撇着嘴嘟囔:“就是啊,别到时候咱们租了铺子,私塾却没扩建,那可就亏得底儿掉了。”
周安没有马上吭声,他之前打算送孩子进学时,就把县城里的私塾摸了个透。
这私塾是一位举人开办的,在县城里名声很好。根据他打听到的消息,这私塾确实马上要扩建了。
不过牙人在这儿,有些话他不好跟周正和周原说。
而且私塾所在的地方,是县城中等人家聚集地。
他们家卖的麻辣烫,最低五文钱一份,这价格,也只有中等家庭能常来消费。
牙人说的那条巷子,再过去一个街道就是居民区。
要是租下这儿,关键就得想法子把人引过来。
正琢磨着,牙人已经带着他们到了地方。
周安仔细打量一番,心里一沉,实际情况比他预想的还差。
离私塾虽说不算远,可中间隔着好几套房子,想要把私塾的学生吸引过来,很难。
不过周安一眼就看上了私塾对面的那条街。
那儿离私塾近,又挨着居民区,还是去集市的必经之路,人流量大。
周安眼睛一亮,忍不住问牙人:“那个地方,有没有门面出租?”
周正一脸疑惑,挠挠头问:“那里又不是临街的正门面,能租得到吗?”
周安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在他看来,做生意不一定要租临街的好门面,只要人流量大,就有商机。
这儿有上百个学生,再加上众多居民,客源根本不愁。
当然也有麻烦的地方,这里的人习惯去市场买吃的,可要是能把人留住,那就是大商机。
周安跟牙人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把周正和周原拉到一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周原,“周正,这地方虽说有学生和居民,可大家都去市场买吃的,咱们就算租了这儿,能有生意吗?”
周正也连忙附和:“是啊小叔,咱们之前摆摊,都是在人来人往的热闹地儿,这地方太偏了,真能行得通?”
周安耐心解释:“能进私塾读书的,家境都还不错,居民区的人也总想吃点新鲜花样。咱们只要把味道做好,再想些招揽顾客的好办法,我觉得能行。”
两人听了,还是一脸纠结。
周正咬着嘴唇,低头沉思,周原皱着眉头,不停地来回踱步。
周安也不再多劝,毕竟生意这事儿谁也说不准,要是亏了钱,他也不好交代,还是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静静地站在一旁,给他们留出思考的时间。
巷子里偶尔有几个行人匆匆路过,脚步声在青石板路上回荡。
远处传来私塾里隐隐约约的读书声,抑扬顿挫。
周正率先打破沉默,“小叔,我还是有点担心。但既然你这么看好这儿,我愿意跟着你试一试。大不了咱们就当是赌一把,要是真亏了,就当花钱买个教训。”
周原听了周正的话,也咬咬牙,脸上露出一股决绝劲儿:“行,我也拼一把。反正一直摆摊也不是长久之计,就按你的想法来,说不定还真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见两人都下了决心,周安也不拖拉,大步走到牙人面前,“牙人,对面那条街你看有没有房子,你帮我好好打听打听,租金多少,能不能租,这事儿可就拜托你了,好处自然少不了你的。”
牙人满脸笑容,“客官放心,我这就去帮您问,一有消息马上飞奔回来告诉您。”
周安拱拱手道:“行,那我就等着你的好消息。”
跟牙人分别后,周家三人各回各家。
驴车被几个孩子开回家了,周原只能跟着周正回到麻辣烫摊位上。
看个房子把周安累得不行,急需麻辣烫补充体力。
“别说,我真挺久没吃麻辣烫了。”
之前忙着建房子,周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根本没时间来吃这口惦记的美味。
挑好了食材,递给周原,周原熟练地将食材下锅。
不一会儿,那熟悉的麻辣香气便弥漫开来。
“还是这味儿,闻着就舒坦。”周安深吸一口气,笑着说。
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端到了周安面前。
拿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熟悉的美味在舌尖散开,让周安不禁露出满足的神情。
此时的乡下,周墨轩额头青筋暴起,对着周大牛吼道:“大哥,你要跑到哪里去?爹都说了,让你跟着我认字。”
旁边一脸黑黢黢的周铁根,看着周大牛被周墨轩追,忍不住幸灾乐祸起来。
周墨轩一转眼就看到周铁根在那里偷笑,抓不到周大牛的怨气瞬间找到了发泄口:“二哥,你还笑得出来,我刚才教你的字,你可是一个都没记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