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哥儿不是傻子,他是神童。”
三个孩子吃完饭午睡去了,大人们齐聚罗荣王的客舱喝茶说话。
邵云安开了一小罐今春最早一批制的新茶,可算是缓解了大家对清茶的渴望。
一盏茶还没喝完,罗荣王就把蒋沫熙今天的神奇表现说了,自然也说出了他的疑惑。
这事儿邵云安和王石井最有发言权,刚才那句话就是邵云安说的。
邵云安接着道:“熙哥儿不是傻子也不是失魂症,我和井哥觉得还是他原先的环境造成的。”
王石井点点头:“康辰大哥把熙哥儿送过来没多久他就会跟青哥儿、妮子一道玩耍了。
义父去京城前他其实就好了,就是不大爱说话。京城那么‘乱’,再好的孩子也会自闭。”
蒋康宁感慨:“还是多亏了云安和石井,也多亏了青哥儿和妮子两个孩子。”
邵云安:“熙哥儿人家本来就很健康。”
罗荣王又给自己倒了一盏茶说:“蒋康辰现在是千岁的内官,居四品。
康宁你这次回京述职若当真如你所言,你蒋家肉眼可见地要起势了。
熙哥儿又是个神童……你可有想过安国公府会如何做?”
此时的罗荣王不再是那个在王宅不是蹲菜地就是钻厨房的和蔼长辈,而是一位眼神充满了睿智的上位者。
能从康盛帝时期的政治旋涡中平安走过来的皇子,他或许不追求权势,但绝对有着顶尖的政治头脑。
邵云安冷哼:“怎么,安国公府还能把熙哥儿抢回去啊。熙哥儿都姓蒋啦!”
罗荣王却是摇摇头:“云安,你不要小看一个世家大族的手段。
恒远侯府这回是涉及到了厌胜之术和谋逆,皇上才能拿下它。
可魏氏一族出面,不管是不是花钱买命,皇上最终还是没有斩了魏春林。
熙哥儿再姓蒋,他的生父也是武简,他也是安国公的重孙。
安国公府的老夫人说她时日无多想见见重孙,蒋康辰能拒绝吗?
你们认为帝师和千岁会赞成蒋康辰不让熙哥儿回去见太奶吗?”
邵云安差点爆粗口,蒋康宁握紧了拳头。
郭子牧急了:“慕容伯伯,那熙哥儿这次回京不就危险了?”
罗荣王马上给了坐在他身边的郭子牧一个“不要急”的眼神。
他老神在在道:“熙哥儿不爱说话,容易藏拙。世子有心疾,小晖年幼又是庶子。
本王很喜欢熙哥儿这孩子,他也没个祖父疼爱,本王认他为孙子也是可以的嘛。”
邵云安惊喜:“慕容伯伯,您实在是高啊!”
蒋康宁愣神后起身就向罗荣王行大礼。
郭子牧看罗荣王的眼神充满了崇拜和感激。
王石井拿起茶盏:“王爷,我以茶代酒敬您!”
罗荣王压压手让蒋康宁坐下,接着拿起自己的茶盏笑着说:“去了京城,云安你们一家就住在我府上。
不管安国公府会出什么招,他们也不能来我府上带走我的孙子。”
郭子牧拿起茶盏:“慕容伯伯,我也敬您!”
邵云安和蒋康宁都拿起茶盏,以茶代酒感谢罗荣王为蒋沫熙的考量。
罗荣王是正儿八经的皇亲贵胄,他还是皇上唯一的亲叔叔。
他说他认了蒋沫熙做孙子,慕容一族的宗亲族老都得捏着鼻子认。
罗荣王认下的孙子,你安国公府可就不是想见就能见的了。
不过罗荣王说了去王府住,邵云安还是多嘴问了句:“慕容伯伯,我们到京城后王妃殿下也会回府了吧?
我们这么多人打扰殿下,还有虎哥他们三只大猫,实在是过意不去。
王妃殿下喜欢佛法,不知殿下修的是什么佛?”
郭子牧的神色微变,他垂眸饮茶,却是竖起了耳朵。
哪知罗荣王却淡淡一笑说:“王府的主子只有我、世子和小晖。
小晖他娘是王妃的贴身婢女,早就过世了。王妃常年都在雨林寺,咱们也别去打扰她。
就是世子一年也见不得她一回。”
这什么情况?
邵云安只当罗荣王妃是醉心于佛法,喜欢去寺庙清修。怎么听着更像是已经出家了?
邵云安知道自己不能多问了,打哈哈:“那不管王妃殿下回不回来我们作为晚辈不能失了礼数嘛。
那去了京城我让人给王妃殿下再多做一串乌木佛珠。
慕容伯伯,我瞧您手上的这串佛珠有点来头呀。”
罗荣王摘下佛珠说:“这串是新盘的,刚戴了没多久。原来那串戴了多年的送进宫去了。
以前还是皇子的时候见上面的几个皇兄都喜欢戴这个,我也就学着戴了。
后来也就戴习惯了,这手腕子上每串珠子就觉得少了点什么。”
邵云安假装研究了一番说:“那去了京城我也找人给您做一串乌木的手串。”
“成,我等着。”
罗荣王显得很期待。
又聊了会儿京城的事,几人就告辞了,让罗荣王休息。
郭子牧说他去厨房看看晚上做什么点心,邵云安有话跟王石井说就没跟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