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她带着样品来到一家中医药大学,请那里的教授帮忙做了一次更详细的成分分析。教授看着检测报告,赞许地点点头:"你们这个配方很好,君臣佐使搭配合理,既有传统特色,又符合现代药理研究。这个七叶一枝花的含量很精准,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不足,看来是下了功夫的。"
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阿雅心里踏实了不少。她把检测报告发给化妆品公司,并附上了一份详细的说明,解释为什么不能添加香精。对方沉默了几天后,终于回复说尊重他们的决定,并表示会在产品宣传中强调"天然无添加"的特点。
没过多久,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养生茶的销量虽然不错,但有经销商反映,包装上的苗族文字和图案太晦涩,很多消费者看不懂,影响了购买意愿。
"要不,我们把包装改得简单一点?"石头有些犹豫地说,"去掉那些苗文,图案也用更通俗的花草图案?"
阿雅没有立刻回答,她带着包装样品回到寨子里,征求老人们的意见。阿爸看着样品,用粗糙的手指抚摸着上面的苗文:"这些字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是我们苗族的根。但如果别人看不懂,也就没法了解我们的文化,倒不如换一种方式。"
他想了想,接着说:"你们可以把苗文翻译成汉文,但保留拼音标注,这样既方便大家理解,又能让人们知道有苗文这种文字。图案嘛,可以用更写实的草药图案,旁边标注苗名和汉文名,这样既实用,又能传播知识。"
阿雅觉得父亲说得很有道理,回到县城后,和团队商量着修改了包装设计。新的包装上,既有写实的草药图案,又有苗汉双语的标注,还加了一段简短的苗医小故事,介绍这款茶的由来和功效。
修改后的包装推出后,果然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欢迎。有位顾客在网上留言说:"买了这款茶,不仅喝着舒服,还学到了不少苗医知识,知道了原来不起眼的草药还有这么多讲究。"
随着产品销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找上门来,希望合作开发苗医相关产品。有一家保健品公司甚至提出,要投资建一个大型苗药生产基地,高薪聘请阿爸担任技术顾问。
"阿爸,您觉得怎么样?"阿雅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心里有些犹豫。建生产基地确实能扩大规模,但她担心大规模生产会影响苗药的质量。
阿爸却摇了摇头:"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再说,苗药的根在山里,离开了这片土地,很多草药的药性就变了。你们要记住,做苗药不能只想着做大做强,更要守住本心。"
阿雅明白父亲的意思。她婉拒了那家保健品公司的提议,转而和当地的几家合作社合作,建立了规范化的草药种植基地。他们请阿爸和寨子里的老苗医担任技术指导,教村民们按照传统方法种植和采收草药,既保证了原料质量,又带动了乡亲们增收。
这天晚上,阿雅躺在床上,翻看手机上的用户评价。看到有人说因为用了他们的祛痘膏治好了多年的痤疮,有人说喝了养生茶睡眠变好了,她的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阿妹,还没睡啊?"母亲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茶,"你爸说你最近太累了,给你泡了碗安神茶。"
阿雅接过茶碗,喝了一口,熟悉的药香在舌尖散开:"妈,您说我们这样做,真的能把苗医文化传承下去吗?"
母亲坐在床边,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傻孩子,文化不是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是要在生活中活起来的。你们让苗药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就是最好的传承。"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亮了桌上那本泛黄的苗医手稿。阿雅看着手稿上那些弯弯曲曲的苗文,突然觉得,它们不再是晦涩难懂的符号,而是一个个跳动的生命,正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新的生机。
四、花开遍野
秋末的苗寨,被一层薄薄的霜覆盖着,山林间的枫叶红得像一团团火焰。阿雅站在自家吊脚楼的走廊上,望着远处山坡上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那里,是村里新建的草药种植基地。几个月前还是一片荒地,如今已经种满了七叶一枝花、天麻、杜仲等草药。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最后一茬草药,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
"阿雅姐,城里的车已经到村口了。"一个年轻姑娘跑了上来,她是寨子里的贫困户阿秀,自从加入种植合作社后,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
阿雅点点头:"知道了,让大家把采收好的草药分类打包,别弄混了。"
今天,是化妆品公司来收购草药的日子。自从他们的苗药护肤品走红后,对草药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寨子里的种植基地已经供不应求,附近几个村寨也跟着种起了草药。
"阿爸,您去歇会儿吧,这里有我们呢。"阿雅看到父亲正蹲在地里,仔细挑选着天麻,连忙走过去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