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春雨对于长吉县的百姓们来说,无异于一场甘霖,大家的心情与山里的陆宇等人完全不一样。
在这下雨的天气里,主簿陆羽带着县衙的书吏以及一部分衙役前往乡里督查农业生产。实际上,这是知县和县丞的主要职责。朝廷规定,知县需要“劝农桑”,每年春耕、秋收等关键时节要亲赴田间,督促百姓耕种、兴修水利,并且推广农具和作物。
这也是陆衍之之前带人下乡的时候,其他人不怀疑的原因之一,下乡督促春耕确实是知县的职责。
而县丞作为知县的副手,会协助知县分管农业事务,比如核查田亩面积、解决农耕纠纷等。
作为三把手,主簿的主要职责是协助管理户籍,同时负责赋税的征缴,此外还包括文书接收和管理等。总的来说,主簿更多的是分管民事方面,但却不包括农事。
可是如今长吉县县令和县丞都算是“待罪之身”,虽然县衙在府衙的支援之下运作正常,但现在,督促农业生产的工作就落在了三把手,也就是假主簿“陆羽”的手里。是的,李逸才知道,此人也叫陆羽,不过是羽毛的羽。
一大早,假县丞陆羽乘船带着众人前往桥头乡,船上有书吏询问陆羽:“大人,今日见大人心情不错,可是有什么好事?”
“没什么!”陆羽看着外面飘荡的细雨,笑着道:“县尊与廖县丞如今需要协助王大人查案,但本县农事却不容有失。每年为了争抢水源,乡里可没少打架,虽然今年雨水充沛,但如今王大人坐镇,可不能在大人面前丢了脸面。”
“是!”书吏闻言不再说话。陆羽看着外面连绵的雨势,却想起了今日一早被王墩叫去书房的事情。
彼时长吉县令陆衍之、县丞廖勋、荠县典史李逸也在,陆羽先向王墩行礼,随后又向着其他几人行礼,陆衍之、廖勋点头,李逸回了一礼。这次将陆羽叫过去,主要就是李逸在王墩面前提及,如今全县各处进入春耕,县里需要有人督促此事,主簿陆羽正好是不二人选。
这次将陆宇叫过来,正是交代相关事项。
“陆主簿,今日唤你过来,是因春耕已至,此事事关本县民生,半点耽搁不得,如今需你多费心奔走。”
“你且记好几件事,其一,即刻带人去各乡核查。去岁下过几场雪,今春这场雨不知道下多久,水源一事颇为重要。往年各乡村因为争水之事,也出现过矛盾,若有争水苗头,当场调解,绝不能让村民为抢水而动手,这不仅耽误春耕,更是咱们治下失责。”
“同时,各乡春耕情况需要记录在册,主要是查看是否缺少种子和耕牛,这次过去,县衙拨付的稻种与你们一起走,你要亲自盯着分发,按各乡户数给到,不许里正私吞克扣;若有农家耕牛病了、死了,让他们报上来,缺额从官牛鹏里调补实在不够的,就只能几户合用一头牛了。”
设置官牛棚这件事,从国朝初立之时就开始了,太祖登基后的第四年,即要求在两京、直隶各县、各都司、未所以及各王府都要设置粮仓、草场仓、马房仓、牛房仓、水次仓等,全国共设270所。
只不过,开国将近两百年,很多设施已经完全荒废了,一些地方的牛房仓只停留在纸面之上,好在长吉县牛房仓还有几头耕牛。
却听王墩继续道:“其三,督促各乡里正,如有春耕不利的,记录下来,之后本官会将他们叫来训话。子舒、仲明,两位可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王墩看向陆衍之与廖勋,陆衍之看向陆羽,微笑道:“这是陆主簿第一次外出行事,万事以稳定民生为主。”
陆羽点头称是,李逸在旁边听了,却觉得这句话更像是陆衍之对陆羽的一种点醒,让他认准自己的定位,他只是一个假冒的主簿。
陆衍之说完之后,廖勋道:“巡视乡里春耕,万不能操之过急,这是往年本官巡视乡里的心得,或许对陆主簿有所帮助。”
接过廖勋的手札,陆羽神色敬重的向着廖旭行了一礼,这礼可比对陆衍之要正式多了。
见县衙的一二把手说完了话,王墩再次看向陆羽,“朝廷以农为本,就得把‘不荒一亩田’的规矩落到实处,你这些时日在外面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派人往县里送信,总之一定要保障春耕顺利进行。”
“春耕也就这一个来月,误了,百姓一年的口粮就会受到影响,咱们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
陆羽闻言,向着王墩郑重一礼,“大人心系百姓,此乃长吉百姓之福!下官此次下去,一定保障好县里春耕顺利进行。”
这时候,在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李逸突然看向王墩,“大人,下官听闻这地方乡绅富户家里有入品武夫,同为武夫,下官自然知道这些人的桀骜以及不尊王法之事,陆主簿这趟下去,以他的修为恐怕镇压不住场面,还请大人赐予信物。”
“唔,李典史说得不无道理,这样吧,这是本官的一枚私章,凭此印章,八品亦可镇压。不过,此物不可轻易使用,每使用一次,都是本官以官位给你做担保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