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常州城笼罩在柔和的阳光里,张旭阳一行人的马蹄声打破了行宫外围的静谧。他们在朱红色宫门前下马,铠甲与兵器的轻响惊动了门前侍卫。两名身着鎏金铠甲的侍卫立刻挺直身躯,认出张旭阳后忙不迭行礼,厚重的宫门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门轴处渗出的牛油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一名年轻侍卫接过缰绳,手掌在马腹上轻轻一拍,几匹战马便被引向东侧的马厩,马蹄踏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回声。 行宫内的甬道两侧,两棵高大的果树正开着淡粉色的花,花瓣不时飘落,洒在青石板上。
吕顺身着灰蓝色宦官服饰,正背着手站在树下,目光怔怔地望着枝头的繁花。张旭阳上前时,注意到他眼角的皱纹又深了几分,耳后的白发也比上次见面时多了些,想来是宫中事务劳心劳力所致。
“吕公公,睹物思人呢?”张旭阳笑着打招呼,声音温和。
吕顺猛地回过神,转身看到张旭阳等人,脸上立刻堆起笑容,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张公子见笑了。这两棵树还是老奴当年和洪公公一起种下的,如今洪公公已经故去,老奴见这花开得热闹,难免有些感慨。”他顿了顿,又道:“你们可算回来了,陛下这几日时不时就问起你们,快随老奴去见陛下吧。”
张旭阳点头,一行人跟随吕顺沿着甬道前行。吕顺走在前面,脚步轻快,手中的拂尘随着步伐轻轻摆动。沿途经过几处亭台楼阁,张旭阳注意到廊下的灯笼都换成了明黄色,想来是皇帝驾临常州的缘故。 “此次去西北城,一切可还顺利?”吕顺回头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关切。 “还算顺利,幸不辱命。”张旭阳答道。
吕顺闻言,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声音里带着几分讨好:“那可要恭喜张公子了,陛下向来赏罚分明,您这次立了大功,必定会有丰厚赏赐。” 张旭阳摇摇头,神色平静:“不过是达成了与陛下的约定,算不得什么大功。”
吕顺不再多言,只是笑着摇头,领着众人拐过一个弯,便看到前方的小院内,皇帝正与杨月尧、德贵妃、敬柔公主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摆放着茶具和点心。皇帝身着明黄色常服,头戴黑色幞头,正笑着与杨月尧交谈,德贵妃坐在一旁,手中拿着一把团扇,轻轻摇动。敬柔公主则坐在皇帝下首,目光不时望向院门方向,手指紧紧揪住衣袖,显得有些紧张。
“陛下,张公子他们回来了。”吕顺高声通报。
皇帝抬头,看到张旭阳等人,脸上立刻露出笑容:“皇妹,他们可算回来了。”
杨月尧转头,目光温和地看着张旭阳,微微点头,眼中满是关切。
德贵妃轻轻摇了摇团扇,看向敬柔,嘴角带笑:“柔儿,答案马上就要揭晓了。”
敬柔公主咬了咬嘴唇,目光落在张旭阳身上,却又迅速移开,显得有些局促。
张旭阳四人赶忙上前行礼:“参见陛下。” 皇帝笑着摆摆手:“免礼免礼,都坐下吧。一路上辛苦了,快尝尝这新泡的茶。” 众
人落座后,杨月尧看向李思羽和静姝,眼神柔和:“思羽,姝儿,这一路奔波,可曾累着?” 李思羽微笑答道:“夫人放心,不累。我们在西北城特意多待了两日,带着姝儿妹妹四处游玩些时日。” 静姝也笑着接过话头:“是啊,西北城的手抓羊肉和酥油茶太好吃了,敬柔妹妹,下次你和我们一起去,我给你当向导。”
敬柔公主轻轻点头,却没有说话,转而看向张旭阳,问道:“父王交给你的事情,可办妥了?” 张旭阳一愣,没想到敬柔会率先询问此事,但还是立刻转向皇帝,正色道:“回禀陛下,西北城一事已谈妥,李靖王爷同意将西北城所占势力范围归顺渝国,但请陛下能分别在巴中城、汉德城、南锡城各驻军五万。”
皇帝听了,点点头,看向李思羽,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你父亲倒是精明,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这三座城池,却让朕出兵帮他守城。” 李思羽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只能微笑点头。 皇帝却继续说道:“不过朕也不是小气之人,既然他如此爽快,此事朕便准了。”
张旭阳起身致谢:“多谢陛下。”
皇帝大笑:“你这谢礼,可是替你未来岳丈谢朕?”张旭阳尴尬一笑。说罢,又转向李思羽,“李思羽,朕封你为雪瑶郡主,望你今后恪守郡主之责,为渝国效力。” 李思羽赶忙起身叩谢,神色庄重。
随后,皇帝又看向张旭阳,笑意更深:“旭阳,朕封你为安德侯,赐你府邸,雪瑶郡主与你同住,你可愿意?” 张旭阳再次起身叩谢,心中清楚这是皇帝对他的认可,也是对他与李思羽关系的默许。
皇帝问道:“这府邸你是想在常州还是都城呢?”
张旭阳闻言想了想才说道:“就在常州吧。”
皇帝点头道:“嗯,好,吕顺,记录下来,后面去寻一处临近公主府的大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