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的面容,眉毛和胡须全白,如同冬日里的初雪,纯净而又圣洁,让人难以看出他具体的年纪。那眉毛长长的,沿着眼角一直低垂到嘴角边,三绺胡须则柔顺地垂至胸前,随风轻轻摆动。
最为醒目的,那耳垂饱满而润泽,像是被岁月精心雕琢过,从耳畔缓缓垂下,竟一直垂到与下巴等高的位置 。随着他的一举一动,耳垂也会轻轻晃动,仿若有自己的生命。这耳垂,仿若寺庙里供奉的佛像一般,透着慈悲祥和的气息。
在老和尚身后,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和尚,他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日光的常年眷顾,赋予了他一身独有的褐色肌肤,泛着健康而又温暖的光泽。
他的长相颇为秀气,弯弯的眉毛下,一双眼睛明亮而有神,恰似一汪清泉,澄澈又深邃。他那高挺笔直的鼻梁,线条流畅利落,为他的面容添了几分英气。嘴唇线条柔和,却时常抿成坚毅的弧度,微微上扬的嘴角,带着几分亲切的笑意,让人忍不住心生亲近之感。
他同样身着一袭白色僧衣,不过与老和尚的整洁不同,他的僧衣上沾染了些许污渍,似乎在诉说着他一路的奔波与经历。
此刻,他背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竹笈,竹笈的四周都用布细心包裹着,想必里面装着两人的随身物品,又或是珍贵的经文典籍。他一边走着,一边好奇地向着四周张望,眼神中满是对这繁华都城的好奇与探索。
老和尚似乎察觉到了青鸟投来的目光,不紧不慢地转过头,正好与青鸟的视线交汇。
他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默默地对着青鸟点了点头,那笑容里,满是慈悲与友善。
青鸟见状,也连忙礼貌地颔首示意,回应这份无声的问候。
而凤鸣和凤锦置身于这熙熙攘攘的行人之中,兴奋不已。他们的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惊喜的光芒,脑袋不停地四处探头张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终于,青鸟带着众人穿过延平门,踏入了这座古老而繁华的都城。城内的街道纵横交错,地面由古朴的石板铺就,历经岁月的打磨,泛着温润的光泽。街边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彰显着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
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商品摆满了摊位,从精美的手工艺品到各类果蔬香料,应有尽有。偶尔经过的酒肆中飘出阵阵酒香,引得路人频频侧目;茶馆里,人们悠闲地品着香茗,谈天说地,欢声笑语不断。
青鸟和凤鸣被街道两旁的繁华景象深深吸引。他们时而驻足观看街边艺人的精彩表演,时而好奇地凑到摊位前,摆弄着那些新奇的玩意儿,一会儿跑到这边,一会儿又跑到那边,眼睛里闪烁着兴奋与好奇的光芒,嘴里还不时发出阵阵惊叹。
裴夫人轻轻掀起马车上的布帘,眼神中满是对这座城市的往昔回忆。裴婉君则探出半个身子,目不转睛地看着街边的一切,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精彩。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一处较为宽阔的街道旁。街道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四周的建筑宏伟壮观,更显此地的繁华。青鸟一行人将马车停在一旁,三个婢女搀扶着裴夫人和裴婉君缓缓下了马车,来到青鸟三人跟前,准备向他们告别。
裴夫人轻轻整理了一下鬓角的发丝,眼中满是感激,款步走到青鸟三人面前。她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庄重的礼,声音温和而诚挚:“此次路途遥远,又多有波折,多亏了三位一路护送,我们才能平安抵达长安。这份恩情,我们一家铭记于心,实在不知该如何感谢才好。” 说着,她的眼中泛起了一层淡淡的泪光,那是被青鸟三人的侠义之举深深打动的真情流露。
裴婉君则跟在母亲身后,脸颊微微泛红,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显得有些羞涩。
她微微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感激,轻声说道:“多谢三位,一路上对我们悉心照料,尤其是青鸟郎君,若不是你,我恐怕……”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不可闻,像是想起了旅途中那些惊险又温暖的瞬间,脸上泛起了一抹甜甜的笑意 。
青鸟脸上挂着谦逊温和的笑容,连忙摆手,客气地说道:“裴夫人、裴娘子,快别这么说,不过是顺路同行,力所能及之事罢了,无需如此客气。”
凤鸣微微欠身,优雅地行了一礼,轻声细语地说道:“能护送二位平安抵达,是我们的荣幸。日后若有需要帮忙之处,夫人和娘子尽管开口,不必见外。”
凤锦则挠了挠头,憨笑着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大大咧咧地说:“就是就是,出门在外,互相帮衬是应该的。这一路有你们作伴,可热闹多了,我们也开心得很呢!”
一旁的裴婉君看着青鸟,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难以开口。她的目光不自觉地看向裴玄素,眼神中带着一丝求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