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U盘:"你爹让我录的视频!家里一切都好,夜校也照常上课,阿花现在都会用电脑画图了!"
福瑶迫不及待地借来老师的笔记本电脑,插入U盘。视频里,父亲坐在院子里的老梨树下,气色比之前好了许多;母亲笑着展示新腌的腊肉;阿花对着镜头羞涩地展示自己画的"福瑶姐";就连刘老三都凑过来,夸电脑帮他卖了个好价钱...
福瑶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马得水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想家了?"
"嗯..."福瑶点点头,又摇摇头,"但更多的是高兴。看到他们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马得水突然凑近,压低声音:"那...下午翘课怎么样?"
"啊?"
"带你去天安门!"马得水眨眨眼,"你爹不是一直想看看吗?咱们替他先探探路!"
4.
下午的课是小组讨论,缺两个人并不显眼。福瑶跟着马得水溜出校门,坐上了前往天安门的地铁。
"第一次坐地铁?"马得水看着福瑶紧张地抓着扶手的样子,觉得可爱极了。
福瑶点点头,被列车启动时的惯性晃了一下,差点跌倒。马得水眼疾手快地扶住她的肩膀,随即像被烫到一样赶紧松开。
"谢...谢谢。"福瑶的脸红得像秋天的苹果。
走出地铁站,天安门广场豁然出现在眼前。福瑶屏住呼吸,被这宏伟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金色的阳光洒在广场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
"比电视上还壮观..."她喃喃自语。
马得水笑着举起相机:"站好,给你拍照!回去给叔叔看。"
福瑶站在国旗下,挺直腰板,露出灿烂的笑容。咔嚓一声,这一刻被永远定格。
他们在广场上漫步,马得水当起导游,讲述每个建筑的历史。福瑶惊讶于他的知识储备:"你怎么知道这么多?"
"小时候我妈常带我来,"马得水的眼神柔和下来,"她说,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建设未来。"
福瑶想起马得水去世的母亲,那个也曾是山村教师的女人。她突然理解了马得水对教育的热忱从何而来。
"我们去故宫吧!"马得水转移话题,"趁关门前还能逛一会儿!"
故宫的恢弘让福瑶再次惊叹不已。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她想象着几百年前的人们也曾这样走过,顿时有种穿越时空的奇妙感觉。
"要是阿花她们也能看到这些就好了..."福瑶抚摸着红墙上的纹路,轻声说。
马得水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突然说:"以后我们带他们来。不止阿花,夜校的所有人,青石坳的每个孩子...一个一个带他们来看外面的世界。"
福瑶抬头,对上马得水坚定的目光。在落日的余晖中,某种无声的约定在两人之间达成。
5.
回到学校已是傍晚。刚进宾馆大堂,福瑶就看到了面色铁青的带队老师。
"林福瑶!马得水!"老师的声音让整个大堂安静下来,"擅自离校,你们知道违反纪律的后果吗?"
福瑶羞愧地低下头。马得水上前一步:"老师,是我的主意。福瑶她爹一直想来天安门看看,但身体不好...我们只是想..."
"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能违反纪律!"老师严厉地说,"明天你们俩不用参加清华的参观了,写检查!"
回到房间,福瑶沮丧地坐在床边。孙小梅递来一杯热水:"别难过,清华哪有故宫有意思!"
正说着,手机响了。是吴校长:"福瑶啊,听说你们闯祸了?"
福瑶的心一沉,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校长,对不起..."
"年轻人嘛,冲动很正常。"出乎意料,吴校长的语气很和蔼,"不过下次要先请假。对了,明天写检查的时候,好好反思一下什么是'规则意识',这对你将来的教育工作很重要。"
挂断电话,福瑶若有所思。吴校长说得对,作为未来的教师,她更应该以身作则,遵守规则。这个认知让她对明天的"惩罚"不再抵触,反而视为一堂宝贵的课。
6.
第二天,当其他同学前往清华参观时,福瑶和马得水在会议室写检查。福瑶写得很认真,不仅承认错误,还深入分析了规则的重要性。
"你写这么多干嘛?"马得水探头看了一眼,"随便写几句应付一下就行了。"
"不行。"福瑶摇头,"校长说得对,我们将来要当老师,更要以身作则。"
马得水愣住了:"你...真的决定回山里当老师了?"
"嗯。"福瑶点点头,"从北京回去后,我就申请乡村教师培养计划。"
马得水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撕掉自己刚写了一半的检查:"那我也重写。"
中午,带队老师来收检查,看完后表情缓和了许多:"认识很深刻嘛。下午有个特别活动,你们俩也参加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