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更是老谋深算,他早料到徐达会在朝会发难。这位被称为“朱元璋的萧何”的老臣,官场经验丰富得如同千年的老狐狸。
头天晚上,他就料事如神地递交了告假条子,称病未参加朝会,成功避开了这场即将爆发的风暴,躲在家里逍遥自在,坐等朝堂上的好戏落幕。
朱文英等义子派毕竟年轻,在这场激烈的嘴仗中,渐渐有些招架不住。他们虽然义愤填膺,满心正义,可论起官场的弯弯绕绕和老油条们的唇枪舌剑,到底还是嫩了些。
徐达见时机已到,这才不紧不慢地缓缓出列。他身材高大魁梧,面容冷峻,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洞察一切。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沉稳有力,身上散发着一股让人敬畏的气势。
“吴王,正儿的为人我老徐也是清楚的,但是铁证如山,他的罪行不容置疑。为了维护吴国法度,臣恳请吴王严惩朱文正。”
他的声音低沉却有力,一字一句仿佛重锤般砸在众人的心上。他一开口,朝堂上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徐达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话分量极重,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朝堂的走向。
朱元璋冷眼观望,心中已有了决断。他不慌不忙地命秘书官拿来一个小盒子,那盒子不大,却雕刻精美,闪烁着神秘的光泽。
“徐达,你且看看这个。”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让人无法抗拒的威严。
徐达疑惑地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叠密折。他的眼神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伸手拿起密折,开始朗读。
原来,朱文正每月都会向朱元璋密奏接下来的军事行动,每一个决策,每一次调兵,都事先得到了朱元璋的允准才执行。
而最后一道密折上,朱元璋更是直接御笔亲批,要求朱文正便宜从事,不必事事请示,事后报备即可。
徐达读完这些密折,脸色变得煞白,犹如见了鬼一般。他的手微微颤抖,手中的密折也跟着轻轻晃动。
他怎么也没想到,朱文正平日里看似嚣张跋扈,行事却如此规规矩矩,恭恭敬敬,从没有半分逾矩。
朝堂上一片哗然,淮西派的将领们面面相觑,脸上满是尴尬与震惊。
他们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被朱元璋这一招打得措手不及。朱文英则长舒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仿佛在说:“我就知道我兄长是被冤枉的!”
朱元璋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徐达虽然是从小跟在咱屁股后面,但到底是外人,这天下还没统一,便想陷害咱的侄儿,好啊好啊,这是跟咱掰手腕了?”
喜欢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大明:朱元璋的好大侄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