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风渐渐停了。
剧组造型师给江雪珑换上一身素白连衣裙,裙摆被海风吹得微微扬起。
她手里捧着一把路边随手采的野花,淡黄的、浅紫的,零星点缀着几朵小白花,松散地拢在臂弯里。
化妆师只给她描了淡淡的眉,唇上薄薄一层润色,几乎看不出妆感。
“没想到我们还能在《烈火青春》里同框。”张国容靠在道具船边,笑着看她。
江雪珑低头整理裙摆,闻言抬眸一笑:“不过不仔细看,也看不出来是我。”
谭家名走过来:“江小姐,你知道你这个角色所表达的意义吗?”
江雪珑睁着大眼睛:“当然。”
谭家名给江雪珑竖了两个大拇指,然后拿起喇叭喊道:“各部门就位!”
镜头前方,Louis正拄着拐杖,跛着受伤的右脚,弯腰给一艘小木船刷上蓝色的漆(正是结局时扣住Tomato的那艘小木船)。
在他身后,一条小路从画面左边延伸到画面右边,远处是灰蓝色的海。
突然,一抹白色从画面左侧缓缓走入。
江雪珑走在小路上,手里捧着那束野花。海风拂过,她的裙摆和发丝轻轻晃动,像一位悄悄路过凡间的精灵。
然后……
“啪!”
她毫无预兆地摔了一跤,整个人向前扑倒,野花散落一地。
张国容手中的刷子顿了一下,但导演没喊卡,他便继续若无其事地刷漆,仿佛根本不知道身后发生的一切。
江雪珑从地上爬起来,膝盖微微泛红。
她低头看了看散落的花,蹲下身,一朵一朵捡起来,重新拢进怀里。有几朵已经摔碎了花瓣,她轻轻拂去沙粒,依旧珍惜地抱好。
站起身,她继续往前走,从画面右侧走出,消失在海天交界处。
拍摄结束后,张国容走到监视器前回看,镜头里,江雪珑的身影像一场无声的梦境,短暂地进入过Louis的世界,又悄然离去。
“这个角色……代表什么?”他忍不住问。
江雪珑拍了拍裙摆上的沙子,低头看着手里已经有些蔫了的野花,轻声说:
“摔倒的白裙捧花少女,是《烈火青春》里最温柔的隐喻。导演希望让这一小段甚至极有可能被观众忽略的戏份告诉大家——花可以摔碎,人可以跌倒,但只要手还愿意去捡,脚还愿意往前走,希望就不会死。”
海风拂过,她手中的花轻轻颤动,像是无声的应答。
……
接下来,江雪珑换回自己带来的轻便衣服,拿着相机为张国容记录一些拍摄瞬间。
导演用几组沉默的长镜头,拼接了四位主演各自在岛上的生活片段——平静悠闲,却毫无意义。
在一栋白色二层小楼的侧面,Louis和Tomato坐在楼下,Kathy坐在二楼阳台,三人无声地看着前方,眼神都没有聚焦。
阿邦站在树下,伸手摘了一片宽阔的叶子,低头将它挡在了自己腹部,好似发现了特别有趣的事一样,他朝二楼阳台大喊一声:“Kathy!”然后把叶子从自己腹部拿开。
四人都笑了起来。
阿邦觉得无趣,提议道:“我们都在岛上等了好几日了,信介也没有做决定。这么下去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回去吧?”
Kathy首先回应,她伸出一条雪白的大长腿,翻越了二楼阳台的栏杆,身体趴在栏杆上笑着威胁道:“好啊,我们回去吧。”
阿邦有些生气:“你就是放不下你的日本前男友!”他喝了口酒,愤怒地朝Kathy的方向走了几步,然后将酒瓶扔给Louis。
“对啊,我就是放不下他!”Kathy回呛阿邦,阿邦转身离开,回到了树下。
Louis接住酒瓶也抬头喝了两口,随即又把酒瓶扔回给阿邦。
江雪珑站在画面之外不停按下快门,这场戏不论是构图还是演员的动线都安排得非常巧妙。阿邦作为唯一站着的移动点位,通过他的动线依次触发了楼上楼下Kathy和Louis的动作,自然流畅极具观赏性。
Tomato作为四人中唯一没有工作又无家可归的人,担忧地开口:“我们回去干什么,我们对社会又没有贡献。”
Louis像是为她撑腰一般,语气略带强硬:“什么社会啊?我们就是社会!”
江雪珑在内心低呼,这场戏太妙了!导演用看似散漫的对话和动作,精准刺中了80年代香港青年的迷茫与傲气——他们像无根浮萍,却偏要假装自己是浪潮本身。
他们既反抗传统社会的规训,又无法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坐标,最终陷入一种虚无的自我赋权之中。
他们喝酒、发呆、争吵、说些毫无营养的对话。这种“无意义”恰恰是对传统社会“意义”的消解。他们拒绝成为社会机器中的螺丝钉,却又找不到替代方案,于是只能用消极的停滞来对抗。
阿邦摘叶子挡腹部:看似幼稚无聊,实则是对“成年世界规则”的戏仿,像孩子般玩闹,拒绝严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