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丰碑,军人生活延续,家族第五代军人的故事,家国情担当重任。
保家卫国家族精神,红色信仰记录生活……
——题记
我是海洋岛屿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在我的家族中,一直传承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汇聚成了我们的家族丰碑。而其中,第五代军人的故事,更是如同一束耀眼的光,洗礼着这座丰碑,让家族的精神熠熠生辉。
在作者冰阳的笔下,有一个坐落在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这里是我们家族中第五代军人亮子的故乡。在这个充满故事的村庄里,家族的故事如黄河水般奔腾不息,代代传唱。而亮子,正沿着先辈们的足迹,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在作者冰阳细腻的笔触下,黄河岸边的牡丹城杨柳村,是亮子魂牵梦绕的故土,也是他梦想萌芽的摇篮。
春日里,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岸边的牡丹含苞待放,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花香混合的气息。年幼的亮子常常跟着爷爷来到黄河堤岸。爷爷总是坐在那棵歪脖子柳树下,给亮子讲家族先辈们的故事。
那时,爷爷缓缓开口,讲述起曾祖父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那是一场异常残酷的战斗,敌人的火力凶猛,曾祖父所在的部队被敌人围困在一个狭小的阵地上。子弹如雨点般呼啸而过,身边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可曾祖父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绝不后退。
曾祖父观察着敌人的火力部署,敏锐地发现了敌人的一个薄弱点。他知道,这是突破敌人包围的关键。但要接近那个位置,必须穿过敌人密集的火力网,危险重重。可曾祖父没有犹豫,他紧紧握着手中的枪,对身边的战友们大喊:“跟我上!”
在冲锋的过程中,曾祖父感到子弹擦着耳边飞过,热风扑面而来,可他没有丝毫躲避,只是一个劲地往前冲。突然,一颗炮弹在不远处爆炸,强大的冲击力将他掀翻在地,他的脸上、身上沾满了泥土和鲜血。但他迅速爬起来,顾不上伤痛,继续向前冲去。
当他终于接近敌人的薄弱点时,发现那里有一个敌人的机枪手正疯狂地扫射着。曾祖父隐蔽在一块石头后面,心中盘算着如何才能解决掉这个威胁。他深吸一口气,等待着最佳的时机。就在敌人换弹夹的瞬间,曾祖父如猛虎般跃出,几个箭步冲到敌人面前,用枪顶住了敌人的脑袋,成功地控制了敌人的火力点。
后续部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发起了冲锋,终于突破了敌人的包围。战斗结束后,曾祖父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和牺牲的战友,心中充满了悲痛和对敌人的愤恨。但他也明白,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守和战斗,才换来了更多人的安宁。
亮子听着曾祖父的故事,眼睛瞪得大大的,心中满是震撼和崇拜。他的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想着:“我长大后也要像曾祖父一样,成为一个勇敢无畏的军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哪怕面临再大的危险,也绝不退缩。等我有出息了,也要让故乡因为我而更美好。”
夏天,黄河水涨了,波涛汹涌。亮子和小伙伴们在大人的看护下,在浅滩边嬉戏。他看着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力量。有一次,一个小伙伴不小心被水流冲倒,惊慌失措地大喊。亮子毫不犹豫地冲过去,拉住了小伙伴的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他拉回岸边。事后,大人们都夸亮子勇敢,而亮子却想起爷爷讲的祖父在边疆坚守的故事,觉得自己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此时亮子内心深处,有着对家族精神的深刻认同,他觉得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和先辈们的伟大事迹相比,不值一提,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成为像先辈们一样优秀军人的信念。他还想着,故乡的黄河水孕育了自己的勇气,以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份来自故乡的力量。
秋天,黄河岸边的牡丹虽然已经凋谢,但那大片的土地上,依然留存着牡丹的芬芳。亮子跟着父亲在田间劳作,父亲一边干活,一边给他讲自己当年参加抗洪抢险的经历。父亲说,在洪水面前,人是渺小的,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亮子听着,默默地点头,他知道,自己的家族里,每一个军人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亮子听着父亲的讲述,心中满是震撼,他想象着父亲在洪水中拼搏的场景,暗暗发誓自己以后也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退缩。此时,田间的风吹过,他不禁想起故乡秋天特有的气息,那是家的味道,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守护这份美好的决心。
冬天,黄河岸边寒风凛冽,大雪纷飞。亮子常常独自站在黄河边,看着那被冰雪覆盖的河面,思绪万千。他想起家族的先辈们,无论是在战火中,还是在自然灾害面前,都从未退缩。而自己,也渴望着有一天能像他们一样,穿上军装,保卫祖国。此时的亮子,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渴望,同时也有一丝紧张和担忧,他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能否承担起家族赋予的使命,但这些情绪并没有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内心的斗志。望着被雪覆盖的黄河,他的思念如潮水般涌起,想念着家中温暖的炉火,想念着亲人们关切的眼神,他知道,故乡是他永远的牵挂,也是他前进的动力源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