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京城以及兖州、豫州、徐州发生大旱灾。
评论
永平十八年,东汉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多件大事的发生深刻影响了东汉的走向。
在朝廷内部,明帝驾崩,章帝即位,政权顺利交接。但新帝登基之初,马氏兄弟争入宫以及马氏家族势力的抬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第五伦的上疏,揭示了马氏家族过度结交权贵、违反经义的行为,反映出东汉外戚势力开始对朝政产生潜在威胁,如何平衡外戚权力成为新政权面临的重要课题。同时,从章帝对杨仁的态度可以看出,他有明辨忠奸的能力,但在处理外戚问题上或许还需进一步权衡。
军事与边疆方面,西域局势危急。匈奴与车师联合进攻耿恭、关宠,都护陈睦被杀,耿恭坚守疏勒城,展现出顽强的意志与忠诚。而朝廷对于是否救援的争议,反映出决策层在面对边疆危机时的谨慎与分歧。最终章帝采纳鲍昱建议派兵救援,显示出东汉虽在政权交替之际,仍重视边疆安危,试图维护在西域的统治。
政治制度与社会层面,明帝在位时严格遵循旧制,在官吏任用、抑制外戚、废除不合理制度等方面都有所作为,使得国家治理有序、百姓安居乐业。但随着新帝即位,局势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年还发生了大旱灾,自然灾害给百姓生活和社会经济带来冲击,考验着新政权应对危机的能力。总体而言,永平十八年是东汉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诸多事件相互交织,为后续东汉的政治格局、边疆政策以及社会发展埋下了伏笔,新政权需要在复杂的局势中寻找平衡与发展之道。
喜欢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