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的《实用赤纬测量》在他二十七岁生日那天长出“赤纬书签”。蓝色晶体做的书签是个微型量角器,刻着从-90°到+90°的赤纬范围,其中“27°”的刻度线闪着金光——与他的年龄对应。当他用书签测量星图上的角度,书页突然显示一行字:“你现在标记的每个南北坐标,都是2078年捕捉星光的锚点。”书页的装订线里,嵌着根与他头发相同的纤维,在阳光下折射出他从青年到老年校准赤纬的画面,每个画面里的左鬓角都对准赤纬轴线,像时间在证明“有些南北坐标会刻进生命,永不偏移”。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天文台的研究员办公室,所有异常都成了他生活里自然的部分。他会在校准赤纬时下意识比对1943年的数据,会对着祖父的怀表说“今天又锚定了星光的南北位置”,会在测量树影倾斜时用测角仪校准角度——没有刻意的使命感,只有这些把星光的南北坐标变成日常的细节,像时间在说:最好的研究,是让研究员觉得校准赤纬是场与星空的对弈,就像在固定棋盘的南北边界,不知不觉就把五十年的等待变成了精准的坐标。
我看着他左鬓角那枚与赤纬轴对齐的印记,突然明白最精准的赤纬仪不是仪器或晶体,而是他眼里的方向感——当他说“赤纬差了0.1角分”时,那份与1943年观测员如出一辙的敏锐,比任何精确的角度都更接近传承的本质。远处的天文台传来傍晚的钟声,三百二十四声钟响里,混着他的笑声、赤纬仪的微调声、怀表的滴答声,以及2078年可能响起的“赤纬锁定”提示音——原来最好的后续,就是让这个二十七岁的研究员,带着他的“星轨赤纬仪”继续前行,等某天他站在2078年的观测点,会突然发现,自己从出生起就标记的南北坐标,早已在星空中织成了最精准的网,而老槐树的倾斜角度,正是这张网最稳固的锚。
喜欢幽谷怨灵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幽谷怨灵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