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盘古那燃烧着文明之火的开天第二斧,煌煌如燎原之星火,劈开了魔神加固的混沌壁垒,焚尽了扑来的魔影洪流,为初辟的天地开辟出一方暂时的安宁。上升的彩色信息星河与沉降的洪荒厚土,在那煌煌斧芒的余晖照耀下,艰难却坚定地继续着分离与定型的伟业。清浊二气交汇的边缘,法则渗透、信息烙印、生命呼唤的共鸣,比之前更加清晰、更加有力。新生的天道,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如同淬炼过的精钢,发出低沉而稳固的嗡鸣。
然而,这方初生的宇宙,依旧如同襁褓中的婴儿,悬浮于无边无垠、死寂与混乱交织的混沌母海之中。那溃败的魔神并未彻底消亡,它们如同受伤的鬣狗,在更深的黑暗里舔舐伤口,用怨毒的目光窥伺着这新生的光明。混沌的压力依旧从四面八方挤压而来,试图弥合那道被强行劈开的创口。
就在这清浊初定、余劫未消的微妙时刻,在远离新生天地、处于绝对“无”之领域的混沌深处,一点微不可察的紫意,悄然萌生。
紫霄初辟?大道至简
那点紫意,初时微弱如风中残烛,却蕴含着一种超越空间、超越时间、甚至超越“存在”与“非存在”界限的绝对“秩序”与“恒定”之意。它并非爆炸般扩散,而是如同水墨在宣纸上晕染,以一种无法抗拒、却又自然而然的方式,缓缓浸透周遭的混沌。
被浸染的混沌,并未被驱散或改变性质,而是如同被赋予了某种无形的“框架”与“脉络”。绝对的“无”开始分层,绝对的“死寂”开始流淌出微妙的韵律。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种宏大、深沉、仿佛宇宙本身在呼吸的宁静感弥漫开来。
紫意所及之处,一座宫殿的轮廓,由虚化实,悄然凝聚。
它并非金碧辉煌,亦非庞大无比。其形制古朴到了极致,仿佛大道至简的具现。几根支撑穹顶的紫玉柱,其上无龙无凤,唯有天然生成的、蕴含无穷道韵的云纹流转;殿顶非琉璃碧瓦,而是由纯粹的、流动的紫气氤氲凝结而成,内里仿佛有星河生灭,大道轮转;殿门无扉,只有一道朦胧的紫气光幕,隔绝内外;殿内空旷,唯有一座非石非玉、浑然天成的紫色云台悬浮中央。整个宫殿,散发着一种非古非今、非内非外、包容万有却又超然物外的气息。
此地,便是新宇宙天道之始源,万法之归墟——紫霄宫!
道君临尘?沧桑一瞥
紫色云台之上,一道身影由虚凝实。
他身着最为朴素的玄紫色道袍,无冠无冕,长发以一根简单的枯藤束于脑后。面容看似青年,眼神却深邃如蕴藏了亿万元会的光阴,平静无波,倒映着初生宇宙的清浊流转与混沌潮汐。他周身无有强大的能量波动,却仿佛是整个紫霄宫、乃至这片被紫意浸染的混沌的核心与化身。他便是此方新宇宙天道的第一个显化,鸿蒙道韵凝聚的先天神圣——鸿钧道君。
鸿钧道君盘坐于云台之上,目光穿透紫霄宫的氤氲紫气,无视了混沌的距离,平静地投向了那初辟的天地,投向了那顶天立地、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钢的新盘古,更投向了那天地间流淌的清浊二气中所蕴含的、与过往任何一个洪荒纪元都截然不同的“东西”。
他的目光,首先掠过那上升的彩色信息星河。
他看到的不再仅仅是阴阳鱼、八卦图、周天星斗这些熟悉的法则骨架。他看到无数星际战舰的幽蓝投影在清光中穿梭,其轨迹暗合星辰运转之理;他看到庞大的粒子对撞机虚影一闪而逝,其结构竟与某种推演天机的先天阵法隐隐共鸣;他看到由0和1构成的冰冷数据洪流,如同活物般在法则符文的间隙流淌、编织,形成一张覆盖天穹的“逻辑之网”,这张网,既是未来物理法则的数字化预演,更隐隐与“因果”、“命运”这些至高法则产生着前所未有的、精密而直接的互动!
他看到那点缀于星河间的精神星尘,其构成远比过往纪元复杂。不仅有仙神的道心感悟、凡人的祈愿信仰,更充斥着科学家探索未知的纯粹好奇、艺术家捕捉灵感的瞬间悸动、工程师解决难题时的思维火花……这些精神印记与法则、逻辑的融合度,高得惊人,仿佛“理性”与“感性”、“逻辑”与“灵感”在此界的天道根基中,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地位。
他的目光,继而垂落至那沉降的洪荒厚土。
他看到浊气深处沉浮的基因链,不再仅仅是巫妖血脉的原始模板。那闪烁着金属光泽与能量辉光的强化编码结构,与沉浮的星际战舰龙骨烙印之间,竟产生了微弱的能量共振!某些巨大的机械残骸在沉降过程中,其内部复杂的能量回路并未完全沉寂,反而在浊气的重压与地脉雏形的磁力作用下,发生着缓慢的“地质活化”,隐隐有成为未来“机械灵脉”或“能量火山”的趋势!
他看到浊气中沉淀的不仅仅是息壤母质、金属矿脉、古战场煞土,更有被大地法则缓慢分解、转化的旧宇宙污染物数据模型,以及一些……奇特的、非自然形成的、蕴含着高密度信息结构的“文明化石层”。这些东西,将成为新世界大地深处无法回避的“历史遗产”与“潜在变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