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陶碗井水的清冽还在喉间润,考古队撕开能量棒包装时,棒体突然渗出黏腻的黄液。原本紧实的能量胶像融化的黄油,表面鼓起密密麻麻的小包,队员刚咬下一口,就觉得舌尖发麻,喉咙里传来针扎似的痒——这是被“尸虫咒”扭曲的能量补充剂。本该“补体力,抗饥饿”的食物,此刻成了孵化尸虫的温床,嚼得越碎,包破得越快,从黄液里钻出的白色幼虫像线头般细,顺着唾液往食道爬,被缠得最紧的队员突然剧烈咳嗽,咳出的痰里裹着蠕动的虫体,胸口的皮肤下浮现出无数细小的凸起,像有东西在肉里筑巢。
“是‘尸蛊哺养阵’!”玄诚子盯着队员皮肤下的凸起,罗盘指针在“能”位疯狂震颤,针身爬满了幼虫状的纹路,“这墓里埋着战死的士兵骸骨,怨气凝成了‘食煞’,能量棒的‘高热量’成了尸虫的养料!它把‘补能’变成了‘养蛊’,你越想快速恢复体力,尸虫啃你的精气就越狠,最后连丹田的灵力都会被啃空,变成行尸走肉;你吐出来,幼虫会顺着飞沫飘,钻进在场所有人的口鼻,让整个队伍都成蛊巢;你用驱虫药,它们会钻进骨髓,把你的精气当蜜露,从里往外蛀!”
话音未落,之前被血蛭缠过的队员突然按住胸口。他的能量棒包装还攥在手里,袋口挂着条半寸长的幼虫,正对着他的眼睛晃悠。他的曾祖父曾是战地军医,就是给伤员喂了过期的能量罐头,被尸虫啃穿了喉咙,临终前指着罐头说“补能得靠正经粮食,急功近利的东西藏着毒”,此刻这场景在他身上复刻,连他指甲缝里沾的能量胶,都在孵化出更小的虫,像在嘲笑“记吃不记疼”。
“这咒贪的是‘急补’!”玄诚子祭出“固本符”想护住队员丹田,符刚贴上胸口就被凸起顶破,“你越想一口吃成胖子,尸虫长得越快!补能本是‘续’,现在成了‘断’,贪得越猛,断得越彻底!”
李长生的目光落在队员背包侧袋的油纸包上,里面是块干硬的炒米饼——是他曾祖母用糙米炒的,说“行军带着,饿了掰一块,慢慢嚼,能顶大半天,还养脾”。他突然想起三奶奶总在灶边的竹篮里放着炒黄豆,颗粒饱满,裹着层薄盐,说“干农活累了,抓一把放嘴里,咯嘣咯嘣嚼,力气是一点点回的,急着补,身子会扛不住”,她给赶车的马夫装干粮,总在布袋里塞张麻纸:“三粒豆,一口气,缓着来,力气才长久。”
他从背包里掏出个棉布袋,解开时露出袋炒米饼——饼是用自家碾的糙米炒黄了压的,边缘带着柴火烘出的焦痕,咬起来脆中带点韧劲,不硌牙;每块饼上都有细密的压痕,是三奶奶用木模子轻轻压的,说“好嚼,不费牙,也不费气”;布袋角绣着个歪歪扭扭的“续”字,线是用棉线捻的,带着点浆糊的硬挺,袋底还沾着点芝麻粒,散发着炒米的焦香混着阳光晒过的暖味,显然是她炒了一辈子的“续命粮”,刚从灶头的竹篮里收回来不久。
“能量棒太烈,不养气,才被尸虫钻了空子。”李长生捏起一块炒米饼,对着那袋孵化尸虫的能量棒,轻声道,“三奶奶说‘力气是土里长的,得顺着根往起冒,炒米饼温吞,像春苗扎根,慢慢长,才稳当’,她给累垮的汉子递饼,总让就着温水嚼,说‘饼借水势,力气借饼势,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就在队员皮肤下的幼虫即将爬至心脏的刹那,李长生掰碎炒米饼,混着半瓢井水,撬开队员的嘴灌了进去。
“咔嚓——”
带着焦香的炒米渣刚触到喉咙,黄液里的幼虫突然像被撒了盐,“滋滋”缩成焦粒,皮肤下的凸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复,队员咳出的虫体落在地上,被炒米的焦气熏得蜷成一团,化作细小的粉末,被风吹散,竟在地上长出丛丛小米苗,透着勃勃生机。更惊人的是,他胸口的皮肤恢复了光滑,之前的凸起处留下淡淡的白印,像被阳光晒过的痕迹,连丹田处都泛起暖暖的气感,比吃能量棒时的燥热舒服百倍。
“这饼…续的是‘气’,不是‘火’?”玄诚子愣住了,看着炒米饼上的焦痕,那痕迹里仿佛藏着无数次“慢炒细压”的耐心,比任何固本符都有力量,连墓里的尸蛊气都散了。
李长生没说话,只是又递过一块炒米饼,让队员慢慢嚼。他的动作很慢,像三奶奶喂换牙的娃娃那样,眼神里带着“别急”的温柔。他看着队员嚼到第三口时,对方突然红了眼眶,哽咽着说:“曾祖母说过…累了就嚼口炒米…慢着嚼…力气就像井水,慢慢冒…”——这句被他遗忘多年的话,此刻随着炒米的焦香,终于回到了心里。
“三奶奶的炒米饼,不是靠‘猛’,是靠‘稳’。”李长生一边把炒米饼分给其他队员,一边慢悠悠地说,“她炒米总用小火,说‘火太急,米会焦,气太躁,人会慌’;她压饼从不用蛮力,说‘木模子轻着来,米饼才松快,力气也得松快着续’;有年村里抗旱,她把炒米饼掰碎了煮成糊糊,一家分一碗,说‘稀的养人,慢的续力,急着硬扛,会垮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