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昀清清嗓子,“想我帮忙,也不是不行,但五十两太少了。”
陈晓光眼睛一亮,“那你说,要多少银子?”
“五百两,先给钱再办事。”孙昀张开手掌,又伸出了另一根手指,“另外,再替我办一件事。”
“五百两?!”
陈晓光瞪大眼睛,声音猛地拔高,“你还不如去抢!”
五百两于他不多不少,可他又不是傻子。
花五百两银子,孙昀还不保证能说服王岚带他去见徐远伯。
“不愿意?花五百两银子,换一个能拜访学政大人的机会都不愿意,那算了。”
孙昀一脸无所谓,绕开陈晓光,作势要离开。
他刚抬起脚,陈晓光一闭眼,一咬牙,“好!五百两就五百两,你先说要我帮你办什么事?”
孙昀嘴角翘起,转身时又换回了那副无所谓的表情。
“简单,帮我写功课。”
青园书院的功课特别多,几乎每日都有。
他每天教完王岚写功课,还要写自己的功课,但这些课业于他现在而言,早已没有任何意义了,纯粹是浪费时间。
于是他想找个替他写功课的苦力,已经想很久了。
陈晓光松了口气,写一份功课而已,小事一桩。
他点头,“行,那你尽快说服王岚。”
孙昀终于笑了,拍拍陈晓光肩膀,“成交,我以后的功课就归你了。”
“慢着!什么以后?”陈晓光呆住,“不是这次休沐日的功课吗?”
“当然不是。”孙昀笑了一声,好心解释道:“是以后书院的所有功课。”
“什么?!”
陈晓光眼睛里的光,一下子灭了。
……
此时,府城,徐府。
徐远伯讲课讲得口干舌燥,中途休息了一会。
他喝了两口茶,润润嗓子,低头看见案上写的一首诗,忍不住赞叹一声。
这首美人诗写得太好了!
尤其是后面两句,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妙!写得太妙了!
这几日,这首美人诗自阳和县,传遍了整个青州,他刚听闻时,就惊为天人,喜不自胜。
继王岚这位大才后,青州竟然又出现了第二位大才!
能写出这样的诗作,日后怕是能成为诗仙!
他高兴得一顿嗷嗷干了三大碗饭。
徐远伯抬头望向王岚,据传,写这首诗的人,乃是青园书院的学子,王岚应会知晓是谁。
可他看到王岚低着头,认真读书,便不忍打扰。
休息时间都如此勤恳地读书,他这个当老师的,怎能打扰学生呢?
但徐远伯低头欣赏了会美人诗,按捺不住地抬头。
打扰一小会,应该也没关系。
“岚儿。”徐远伯唤道。
王岚看书看得头昏脑涨,正出神发呆时,冷不丁被老师喊了名字,吓得她立马回神。
“在……在!”
徐远伯笑眯眯地招手,“过来看首诗。”
啊?
她今天难道还要学写诗吗?
王岚不是很想去,刚刚她听了一个多时辰的课,都没听懂几句话,现在还没琢磨明白。
然而徐远伯开口了,她又不能不去。
她磨蹭了半天,挪到徐远伯旁边,看见了对方所说的那首诗。
咦?这不是狗奴才在春和楼做的那首诗吗?
徐远伯捋着短须,眼神期待:“岚儿,这诗是你书院的同窗所作,你可知是谁?”
“能否引荐给老夫认识?”
他不介意再多一个天才徒弟。
王岚悬着的心放下了。
原来是打听狗奴才,不是要她学写诗。
放下心的王岚,痛痛快快地把孙昀卖了。
“老师,其实您认识他。”
“啊?我认识?”
徐远伯仔细回想了一下,他还有认识的人在青园书院读书吗?
而且……
他都写不出这样绝世的诗,若他认识的年轻人里,有人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诗,他早便收他为徒了。
徐远伯疑惑:“所以……究竟是何人啊?”
“这首诗是孙昀写的,上次跟我一同前来的我的书童。”
谁?
徐远伯掏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这诗,是你的书童写的?真的?”
王岚点点头,“不敢欺瞒老师,若是不信,我们讲舍的人,当时都在现场,学院的夫子还问他要了好几份墨宝收藏。”
闻言,徐远伯顿时满目震撼。
书童?这样的诗作居然是一个书童写出来的?
连他都写不出这般好的诗!
阳和县的风水这么好吗?连书童也能写出这等绝世之作。
不对……应该是王家的水土居然这么养人吗?
王岚这个天资卓绝的天才,再加上孙昀这个惊才绝艳的诗才,两个青州百年难遇的诗才,都出自王家!
徐远伯想起自家不成器的孙子,顿时嫉妒了。
“真没想到……”他缓过神后,喃喃道:“上次见他,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书童,原来是深藏不露。”
很快,徐远伯就振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