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通过系统内的‘轨迹扰动接口’,模拟干扰她的认知、运势和信息接收点,从而——让她在未来偏离她应达到的最优轨道。”
废彪咧嘴:“来,设置一个‘状元轨迹取消’,加一行:‘Ω相关变量同步偏移’。”
他亲手在指令终端输入:mand: Override_Trajectory(Ω-001)
Modify:高考轨迹→非状元Trigger:全Ω相关人·微变量叠加
Confirm: YES
系统瞬间启动一组“追踪干扰式频率释放”模块。
乔伊的吊坠突然开始剧烈震动。
她正在房间复习《理综冲刺题》,刚写到“电场叠加”一题,吊坠内芯忽然发出高频刺耳尖啸,几乎让她手一抖,笔划穿试卷。
马星遥刚打开书桌抽屉准备看笔记,手表“滴滴滴滴”连响十声,跳出乱码般的光波序列。
陈树的“树一号”设备屏幕弹出连环闪频,频率指数破纪录:
Detected Signal:Ω-001 Primary Divergence Initiated.
Trajectory Interference Detected.
Sync with: TREE_01 Prototype confirmed.
他迅速手动解码,唇色瞬间褪白:
“乔伊……你的轨迹被干预了。”
众人迅速聚集。
乔伊坐在椅子上,脸色极沉:“他们,不是搞设备……他们是搞我。”
Ω本质上不是“传送门”,而是一套基于量子认知叠加模型的时间轨道引导系统。
任何被其“观测锁定”的人,只要完成预定轨迹,就会触发“自我回收”机制——也就是“穿越者”能回到原本时间。
一旦轨迹被打断,该变量将滞留在现世,系统则会无限开放,持续“抽取资源与变量”,变成一个永不闭合的能量黑洞。
而现在,乔伊的归途被人为打断,Ω系统已进入“漂移状态”。
他们七人围坐一圈,桌上是刚刚整理出的异常数据、笔记和被改写的指令副本。
张芳声音低沉:“他们已经开始用系统干预现实了……咱们必须赶在6月前,终止系统运行。”
王昭看着乔伊,眼神发亮:“状元?行啊,咱们就偏不让他们成功。你非得考个全省第一我看看。”
乔伊深吸一口气,嘴角冷冷上扬:
“别说状元了。”
“我现在,不是为了分数,是为了回家。”
“我不仅要考到第一,我还要——让他们亲眼看着,我原轨迹归位。”
而废弃电站中,废彪满脸得意地盯着屏幕上的资料照片,摸着乔伊的资料页咧嘴一笑:
“你不是状元了,小丫头。”
“这回,你哪都回不去了。”
风很冷,月光却很亮。六人围在操场的一角,脚边是便利店买来的热奶茶,一杯还冒着热气,没谁喝。
陈树将“树一号”的监测数据贴在笔记本上,翻到最后一页,说出一句关键性判断:
“从系统响应和轨迹图来看,只要乔伊按‘原有轨迹’发展,并在2003年高考中拿下状元,系统会自动尝试修复误差,尝试‘归位’。”
乔伊望着远处教学楼亮着的几间灯光,淡淡地说了一句:
“也就是说——我必须考状元,咱们轨迹才不会偏?”
陈树点头:“应该是。这是目前系统逻辑自修复里唯一能控制的参数。”
马星遥用手指在地上画出时间线,沉声说:
“如果乔伊出错,我们每个人的‘潜在轨道’都会跟着变化。”
王昭:“是的。咱们是Ω系统观测下的同频变量,像多条平行波纹,一条乱,全部交错。”
张芳看向乔伊,罕见地露出认真神色:
“你不再是你,你就是我们‘所有人的锚点’。”
刘小利一拍大腿,站起:“那还等啥?保状元,保地球!我全力以赴,哪怕我数学从30分提升到33分,也得拼!”
众人忍不住笑,但那笑中带着莫名的热血与决心。
乔伊眼里是冷静和锋利交织的光,她终于站起身,像一个真正要上战场的人:
“我不喜欢考试,更不在乎排名。”
“但这次,不是为了成绩,不是为了面子,是为了活着,是为了你们,也是为了——我能回去的那一天。”
她顿了顿,咬字清晰:
“我会去考那个第一。”
“而你们,就陪我一起——破这个局。”
几人围在一张笔记本前,乔伊写下新一阶段作战代号:
Project OMEGA-ANCHOR
任务目标:
乔伊:目标高考全省第一,维持原轨迹; 王昭&张芳:协助制定“极限学习计划”,每日时间/科目精细化安排; 陈树:每日记录吊坠 系统反应曲线,用以判断轨迹是否校正中; 马星遥:建立“数学-物理专项对练小组”,打通乔伊最弱板块; 刘小利:接管所有外围情报打探、封锁废彪动向、必要时制造“干扰”; 晚上 7:00—10:00,“轨迹修复小组”会诊今日偏移指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