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着柴垛里那几只小白团子,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板窜上来,简直无法接受。
半夏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噌”地亮了,非但没有丝毫同情,反而下意识地咽了口口水,还咂巴了一下嘴:“红烧兔肉?还是烤的?听说可香了!”
她舔了舔嘴,一脸向往地看向穆明姝,“小姐!咱们府上的大厨会做烤兔肉不?肯定比山里烤的香!”
穆明姝看着自家丫鬟这副没心没肺的馋猫样,又是好气又是好笑。
她伸手,宠溺地轻轻捏了一下半夏圆润了不少的脸颊:“馋猫!就知道吃!行行行,明日回去就让人给你做!管够!瞧你这出息!”
“小姐最好了!”半夏立刻眉开眼笑,抱着穆明姝的胳膊蹭了蹭,像只撒娇的小猫。
自从跟着穆明姝回到杨府,这丫头算是掉进了福窝里。
再不是以前那个在昭平侯府小心翼翼,连饭都吃不饱的小可怜了。
杨府家大业大,穆明姝对这个救过自己又忠心耿耿的小丫鬟格外优待。
不仅吃穿用度比照半个小姐,还专门请了师傅教她习武防身,又请了女先生教她读书识字,甚至还让她跟着府里的花匠学侍弄花草,跟着厨房的师傅学几手厨艺。
半夏性子活泼开朗,嘴又甜,手脚也勤快,短短半个多月,就跟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混得极熟。
小脸肉眼可见地圆润了一圈,气色红润,整个人都透着一股子被娇养出来的水灵劲儿。
穆明姝看着半夏无忧无虑的笑脸,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考量。
她并非一味娇惯。是在“放养”,给半夏最好的条件,让她尽可能地去接触、去学习、去见识,让她在安全的环境里自由地成长,摔倒了也不怕。
她希望半夏能长出自己的翅膀,而不是永远依附在她身边做个丫鬟。
等半夏再长大一些,性子更稳,见识更广,本事更多了,穆明姝会给她选择的机会。
是认作义妹,给她备一份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嫁个好人家;还是资助她一笔本钱,让她去做点自己喜欢的小生意,有杨府做靠山,自立门户。
无论哪种选择,都比一辈子为奴为婢强上百倍。
只是现在,半夏还太小,心性未定。
穆明姝选择像对待一个天真懵懂的妹妹那样,纵容她、宠爱她,让她尽情享受这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
看着她吃得开心,玩得开心,学得开心,穆明姝心里也踏实。
“走吧,”穆明姝拍了拍半夏的头,又对徐澜曦道,“师姐,我们也该下山了。”
徐澜曦点点头,目光又不自觉地瞥了一眼那柴垛后的小兔窝。
师父的朋友会是谁呢?师父竟然从未对她这个亲传弟子提起过此人来访……
一丝淡淡的疑虑,像羽毛般轻轻扫过徐澜曦的心头。
不过,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师父向来清冷独行,有些不愿为人道的故交旧识,似乎也说得过去?
她很快便释然了,将困惑抛在脑后,跟上穆明姝的脚步,沿着蜿蜒的山径向下走去。
半夏蹦蹦跳跳走在前面,一会儿揪片树叶,一会儿又去追只蝴蝶,嘴里还哼着小调,时不时回头问一句:“小姐,咱们中午吃什么呀?烤兔肉真的明天就有吗?”
那副满心满眼只有美食的模样,看得穆明姝和徐澜曦都忍不住莞尔,心头的阴霾也淡去了不少。
快到山脚时,徐澜曦看了看天色,提议道:“师妹,时辰不早了,不如就在山下用午膳吧?我听说前头官道边上新开了家‘桃源饭庄’。虽是新店,但风评甚好,尤其几道山野小炒和河鲜,做得极是地道。离这儿也近,坐车过去,怕是不足两刻钟就能到。”
穆明姝略一思忖,便点头应允:“也好。省得再奔波回城。”
她行事向来谨慎周全,目光扫过自己身后跟着的两名健壮侍卫,以及寸步不离的武婢岸芷和汀兰,再加上徐澜曦那边也带着护卫和丫鬟紫嫣。
这护卫力量,应付寻常状况绰绰有余。
在城郊这不算偏僻的饭庄用个饭,安全上应当是无虞的。
“就去尝尝这桃源饭庄。”
一行人下了山,早有杨府宽大舒适的马车在山脚等候。
穆明姝和徐澜曦上了车,半夏和紫嫣跟在后面一辆小些的马车里。
车夫扬鞭,车轮辘辘,沿着平坦的官道,不多时便瞧见了那挂着崭新“桃源饭庄”招牌的二层小楼。
楼前空地宽敞,停着几辆普通车马,饭庄门口飘出阵阵诱人的香气。
马车刚在饭庄门口停稳,穆明姝搭着岸芷的手刚下车,脚还没站稳,就听见后方官道上传来一阵急促而响亮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声。
她下意识地回头望去,只见七八辆装饰华丽的马车,正前后簇拥着,朝着饭庄的方向疾驰而来。
车夫吆喝着,气势颇足。
徐澜曦也下了车,顺着穆明姝的目光看去,待看清打头那辆马车上的徽记时,惊讶地“咦”了一声:“那不是……雯琴家的马车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