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柳儿瞪大了眼睛,“这怎么能习惯?”
穆明姝没有回答。是啊,怎么能习惯?
但她没有选择。
今天这一趟,也并非没有收获。
至少,她对广陵王凌昭弘的权势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就能让她这个微不足道的小女子,瞬间成为全城瞩目的焦点,被捧上云端,也被推入风口浪尖。
……
皇帝看完了凌昭弘那封信,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他这个弟弟,从小到大主意就大,难得开口求他点什么,而且还是赐婚这种事。
“这个昭弘,动作倒挺快。”皇帝将信放在一旁,对侍立在一旁的大太监笑道,“前几日母后还在念叨他的婚事,说他眼界高,京中贵女没一个看得上。这下倒好,不声不响,自己就找好了,还是杨庆霄家的女儿?”
大太监陪着笑:“广陵王殿下慧眼独具。想必这位穆姑娘,定然有其过人之处。”
“过人之处?”皇帝笑了笑,“能让他这么急着让朕下旨定下来的,恐怕不止是过人之处那么简单。罢了,他既然开了这个口,朕这个做皇兄的,自然要成全。拟旨吧,择日为广陵王与杨氏女明姝赐婚。”
“奴才遵旨。”
赐婚的圣旨是在两天后的清晨抵达广陵王府和杨府的。
一切,终于彻底落定。
圣旨一下,便是铁板钉钉。
从此,穆明姝这个名字,就正式和他凌昭弘捆绑在了一起。
送走宣旨太监,杨府前院的气氛依旧凝重。
下人们脸上带着喜气,却又不敢过于张扬,只因老爷和小姐的脸色都算不上好看。
杨庆霄手里捧着那卷圣旨,感觉有千斤重。
他看向站在一旁,垂眸不语的穆明姝,张了张嘴,最终只化为一声叹息:“明姝,如今圣意已定,你好好准备吧。需要什么,尽管跟管家说,库房里的东西也随你用。”
这已是他在能力范围内,能给予的最大补偿。
穆明姝微微屈膝:“谢父亲。女儿知道了。”
回到自己的小院,关上门,隔绝了外界所有的视线和声音。
穆明姝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开得正盛的玉兰树,花瓣洁白,却终有凋零的一天。
就像她,看似一步登天,成了人人艳羡的未来王妃,可其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小姐,”柳儿小心翼翼地端来一杯热茶,脸上满是担忧,“您……您没事吧?”
穆明姝接过茶杯,摇了摇头:“我没事。圣旨已下,从此以后,我们更要谨言慎行,不能让人抓了任何错处去。”
她顿了顿,看向柳儿,“尤其是你,柳儿,以后出门,断不可再与人争执,听到任何闲话,只当没听见,知道吗?”
柳儿用力点头:“奴婢知道了!小姐放心,奴婢一定不给您惹麻烦!”
就在这时,门外有丫鬟通报:“小姐,王府派人来了,说是奉王爷之命,给小姐送东西,还有一位教导礼仪的嬷嬷。”
该来的,终究来了。
穆明姝整理了一下衣袖和表情,恢复了那副温婉的模样:“请进来。”
来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嬷嬷,身后跟着几个捧着锦盒的侍女。
嬷嬷自称姓严,语气恭敬:“奴婢严氏,奉王爷之命,日后便在姑娘身边伺候,并负责教导姑娘王府规矩和宫廷礼仪,直至姑娘大婚。”
“有劳严嬷嬷。”穆明姝微微颔首,态度不卑不亢。
严嬷嬷一板一眼地开始交代:“王爷吩咐了,大婚之期定在两月之后的初八。时间紧,任务重,从明日起,姑娘都需要按规矩来。这些是王爷让送来的衣料首饰和一些日常用度,请姑娘过目。”
侍女们打开锦盒,里面是蜀锦苏绣,赤金头面,还有各类罕见的摆设。
每一件都价值不菲,彰显着王府的豪奢。
穆明姝只粗略扫了一眼,便命柳儿收下登记入库。
从第二天起,穆明姝的生活彻底变了个样。
天不亮就被严嬷嬷叫起,学习各种各样的规矩。
每一个动作都被反复纠正,直到严嬷嬷挑不出丝毫错处为止。
“姑娘,背再挺直一些,肩要放松,头要正,脖子要伸直,目光平视,不能过高显得傲慢,也不能过低显得怯懦。”
“姑娘,步幅要均匀,裙摆不能晃动过大。”
“姑娘,用膳时,筷子不能碰碗,咀嚼的时候不能露齿,汤匙不能舀得太满……”
穆明姝学得很辛苦,常常一天下来,腰酸背痛。
连严嬷嬷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认,这位未来的王妃,心性坚韧,远超常人。
除了学习礼仪,穆明姝还要开始接手管理杨府的一部分内务,这是严嬷嬷带来的另一项课程。
但穆明姝处理得很有分寸。
她并不急于夺权,而是先从账目入手,带着柳儿和两个新拨给她的小丫鬟,一点点核对,发现问题也不声张,只私下里与杨庆霄沟通。
几次下来,府里的下人便都知道,这位即将飞上枝头的小姐,并不是个好糊弄的主儿,渐渐也就收敛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