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维京生死试炼
第一章首穿(一)
一滴略显浑浊的秋雨,从略显破败的茅草屋顶上滑落,滴入了肖明手中的破旧椴木杯中。
肖明望着在大木屋里,滚滚热气的蒸腾下,那一群群高鼻蓝眼,身着各色皮甲高歌狂饮着的北欧大汉们,觉得有点头大,又有点激动。
一口饮尽杯中浑浊苦涩的麦酒,肖明仰起头,看着黑灰色的茅草屋顶,想静一静,捋一捋思路。
.
肖明生在某平行世界,天朝的某个北方省城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里。
他不太高的个儿,大众脸,自认为有点小清秀。
爱游戏,爱动漫,爱美剧,爱电影,爱美食,爱女神,呸呸!真是不能再说下去啦。。。。。。
而在他人的眼中,肖明就像他的名字那样普普通通,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存在感。只能算是个人畜无害的路人甲。
可是肖明觉得自己可能是不太一般的。
从小他可一直都在经受着生活中各种霉运的不断洗礼。
怎么说呢,莫名其妙的丢东西,手抖,背锅之类只能算是寻常。
遇到有大概率的好事,他一定是那个意外,遇到有小概率的倒霉事,他也一定是那个意外。
反正是各种的不如意,不开心。
所庆幸的是,这些事大都不是能致命的那种。
否则本书就该改名字叫“诸天从死神来了开始”了!
家里面也不是没管过肖明,刚开始带着孩子去家附近的小诊所看了看。
诊所的全科神医铁口直断-这就是多动症。
给开了点特效药后,神医贴心的表示,治这病其实不咋花钱,定期吃药,其他就是回家后呀,主要是这孩子啊,得靠多收拾!
肖明父母回家遵医嘱那是得空就给肖明收拾下。得!肖明这倒霉症状反而变得更明显了。
人嘛,一紧张一害怕,大多会变得手忙脚乱,进退失据,意外频出,何况个孩子。
气的收拾疗法的主力--肖明的母亲冲到小诊所大闹了一场。
然后再带着孩子去正规医院呗,中国的父母在孩子身上还是舍得花钱的。
大医院的医生说了这可能是感统失调。
轻微的脑功能障碍会造成紧张焦虑,胆小退缩,丢三落四,手脚,身体感觉不协调,精神注意力无法集中等等一套说辞。
解决方法也没啥特效药,就是多活动多做些穿珠子之类的精细活。
这算啥事啊,肖明的母亲很不满意,多活动?少活动还老闯祸呢!串珠子?这又算哪门子事啊。
不成,为了孩子砸锅卖铁,得找专家!
托了拐了几道弯的关系,终于找了位专家。专家说啊,这可能是微量元素缺乏,得服用一种国外特效药之类巴拉巴拉。肖明的母亲问了特效药的价格后,果断的表示这病又不是啥能死人的绝症,咱不看啦!
某个大科学家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这道理,中国老百姓可比他早知道!寻医这一条路走不通,咱还有玄学,神仙不是?
肖明的父母也带着他三教九流的一顿猛造。寻了各种偏方,叫魂,驱邪,礼佛,拜天尊,连教堂都试着带着小肖明去了一趟,最后都没啥大用。
无心插柳,这期间,小肖明倒是跟着庙里的和尚学会了背金刚经,心经。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也如电...
五蕴皆空...
诸法空相....
多好,说的多好呀,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场梦而已!
只不过我的梦不太美好罢了。肖明自己开导着自己。
等肖明长大更明白了些事理,在认清了自己这残酷的人生真相后,他倒是也能尽量陪着小心,坚韧的生活了下来。
“即使上天给我准备的人生盛宴是一扒牛粪,我也会含泪把它吃完”变成了他最喜欢激励自己和别人的人生格言。但是别人都好像不大认同他这个格言...。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让他捱了过来。
谁知大一那年,上天又给他放了个大招。
肖明的父母居然在一起车祸中双双去世了。
坚韧的肖明靠着家中所剩不多的积蓄,加上去勤工俭学,倒也勉力完成了自己的大学学业。
作为一个三流走读大学的机械专业毕业生,他好不容易四处奔波,挣扎着找了份,也就能勉强糊口的工作---在一个销售机械设备的公司里当助理,其实就是打杂。
事多活烦,几乎天天都要加班到晚上8,9点。
等下了班,当他坐公交回到父母留下的那套位于老城区机械厂的一室一厅小单元宿舍里时,每每都已是筋疲力尽。
也只有安坐在自己的电脑前,看看喜爱的网络小说、电影,动漫之类,肖明才能感到这一天里,那份难得属于自己的自在和轻松。
出事的这一天,肖明下公交车已经快晚上10点了。
在这个点儿,夏末的夜色也已经是有些微微发黑了,可天气还是挺热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