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要的!赶紧拿五块!”
一个胖胖的阿姨立刻喊道。
“我家三口人,每人两块都够用一阵子了!”
“我也要六块,家里还有两个娃,得给他们留着!”
康良文手脚麻利,一边迅速清点香皂,一边收钱记账。
他心里乐开了花。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销量,还省了吆喝的功夫。
郭振义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暗暗叹服。
他转身走到了文具区。
他盯着那几盒彩色铅笔,目光微微发怔。
小时候,一支铅笔都能让他高兴一整天。
“文具这么全,这么好用。”
他轻声说。
周淑芬走过来,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轻轻点了点头。
“是啊,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咱开店也得跟着变。老一套不行了,得想着孩子们喜欢什么。”
“我准备进点彩色蜡笔、画画本,再配几本简笔画教程,现在孩子都爱画,学校也鼓励,肯定抢手。我还打听过了,城东有家厂子能供货,价格也不贵。”
郭振义听完,转头看向她。
“好主意,我支持。你这思路,比我当年强多了。”
话还没落,康良文急匆匆地从门口冲了进来。
“周老板!周老板!”
“隔壁镇的批发商派人送了货单过来,说定了明天一早就要来拉货。您赶紧瞧瞧,咱这边的库存还够不够?别到时候耽误了交货,惹人家不高兴。”
周淑芬接过康良文递过来的那张纸,低头仔细扫了一眼。
“你先别急,现在就去库房清点一遍库存。每一项货品都仔细核对,看看到底缺什么、少多少,记下来。别漏了,也别错。我这边马上让徳康他们从后仓调一批货过来,争取今晚就把差额补齐。明天货一定准时送到,一两都不能少。”
康良文听了这话,心里踏实了不少。
“好嘞,周老板!我这就去!”
他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库房方向走。
才来店里半个月,康良文就已经看出来了,这家店,生意是真的红火。
每天进进出出的客人不断,光是零散零售的流水就惊人。
可越是赚钱,他越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
尤其是周淑芬的进货单上,他反复翻看了好几次,却始终找不到“运费”这一项。
无论是从哪里进的货,单据上都只写货款,干干净净,没有一笔额外支出。
他心里纳闷,可又不敢随便开口问。
库房内堆满了货,从地板一直垒到了屋顶。
康良文拎着账本,一手拿着铅笔,沿着货架一条条地核对。
“香皂,还剩一百二,今天订出去八十块……嗯,这个够了。”
不多时,一张清晰明了的缺货清单就列好了。
他把账本合上,捧着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快步走回前厅。
听见脚步声,周淑芬立即抬起头来,目光迎上康良文。
“清完了?”
“嗯,周老板。”
康良文赶紧把单子递过去。
“牙膏少十支,毛巾少二十条,胰子还差五块。别的都够,没问题。”
周淑芬接过单子,眼睛快速扫了一眼。
“行,知道了。我待会就去杨青山那儿一趟,顺路把这几样调过来给你。你放心,明天一早,来拿货的商贩一个都别想空车走。缺的货,我全补上。”
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厂里那边也快出新一批货了,再过两天,库存压力就更小了。”
她说完,脚步干脆地朝门口走去。
康良文站在原地,心里不由得一阵叹服。
这位周老板,办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不到一小时,所有缺货,全部到位。
这时,厂里的仓管老周亲自赶着一辆大板车来了。
“周老板,你们这单子下得急,厂里特批加了夜班。洗衣粉这批最抢手,好几个镇都在催,卖得最疯。你们要得多,我们优先给你们留了最好的货。”
门口堆成小山一样的洗衣粉,还未来得及搬进库房。
康良文见状,赶紧喊来帮忙的伙计小吴。
俩人卷起袖子,一人一袋,吭哧吭哧地往库房方向搬。
“洗衣粉也太抢手了吧!”
小伙计小吴说道。
“前天刚补的货,满满当当堆了三麻袋,这才几天,又堆了这么一座小山?咱们库房快不够用了!”
康良文接过他递来的袋子,用力扛到肩上,点点头。
“可不是嘛!这可是周老板自家厂子产的洗衣粉,配方讲究,泡泡多,去污力强,连油渍都能搓干净。关键是价钱还不贵,附近的婶子大妈们都口口相传,提着篮子来买,连隔壁街的小摊贩都闻风而来,成批成批地拿货。这不,能不卖爆吗?”
正说着,几个穿着短袖、挎着帆布包的男人推门进了店。
他们一进门,眼睛就直勾勾盯住门口那堆洗衣粉。
“康哥!康哥在吗?”
其中一个满脸大胡子、嗓门洪亮的汉子扯着嗓子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