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都的夜色如浓墨般厚重,将整座都城笼罩在静谧之中。
昔日楚国的都城,如今已成为林大伟统一无量海的重要据点 —— 街道上的路灯散发着暖黄的光芒,照亮了巡逻士兵的身影;远处的潮汐发电站传来低沉的嗡鸣,与偶尔响起的梆子声交织,构成一幅新旧交替的夜景。
林大伟站在亲王府邸的最高楼上,凭栏远眺北方 —— 那里是魏国的方向,夜色中隐约可见边境烽火台的微光,如同蛰伏的野兽,透着危险的气息。
夜风拂过,吹动他黑色的长袍,猎猎作响。
风里带着初秋的凉意,拂过他棱角分明的脸庞,却丝毫吹不散他眼中的锐利。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汉白玉栏杆,节奏缓慢而有力,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在计算着什么,指尖能感受到栏杆上精致的雕花,那是楚国工匠留下的痕迹,如今却成了他权力的象征。
“大人,密报。”
一个黑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他身后,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黑影单膝跪地,双手呈上一卷用防水绸布包裹的竹简,声音低沉而恭敬,“魏国那边传来消息,情况有些棘手。”
林大伟转过身,接过竹简。他借着楼边悬挂的宫灯,小心翼翼地展开 —— 宫灯的光线柔和,透过灯罩在竹简上投下淡淡的光晕。
竹简上用楚国特有的朱砂墨书写,字迹潦草而急促,显然是紧急传送的密信。
上面只有寥寥数语,却足以让人心头一紧:“魏王僚震怒,斥公子无咎通敌,已将其软禁。另派三大剑客南下,目标直指大人首级,三日内便至郢都。”
“三大剑客?”
林大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将竹简随手投入身旁的青铜火盆中。
火盆里的木炭正旺,瞬间吞噬了竹简,黑色的灰烬随着夜风飘散,消失在夜色中。
“黄阳和黄歇这两个老狐狸,终于还是坐不住了。以为派几个剑客就能解决我,未免太天真了。”
黄阳是魏国的丞相,黄歇则是魏王僚的亲信谋士,两人一直反对魏国归降,此次刺杀显然是他们的主意。
火舌吞噬竹简的瞬间,跳跃的火光照亮了林大伟深邃的眼眸,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
三日前,魏无咎行刺失败,他在那位魏国公子身上种下奴印时,就料到魏王僚会有后续动作。
当时他特意在奴印中加入了 “血脉传导” 的秘术,就是为了应对今日的局面 —— 这枚看似普通的奴印,如今已成了他反制魏国的关键伏笔。
“白云剑客孙天宇,海国剑客兰陵成,巫山剑客肖一鹤。”
林大伟低声念出这三个名字,每一个名字都在无量海武林中赫赫有名,代表着魏国顶尖的剑术造诣。
孙天宇的 “流云剑法” 飘逸灵动,曾一人破过楚国的 “八门金锁阵”。
兰陵成擅长控水之术,剑法中蕴含大海的力量,能引水流为武器。
肖一鹤则精通幻术,他的 “巫山七重幻” 能让人陷入幻境,迷失心智,从未有人能完整破掉他的幻术。
“魏王这次真是下了血本,连压箱底的三大剑客都派来了。”
他转身走向书房,黑色的长袍在身后翻飞,如同展开的翅膀。
书房内灯火通明,八盏宫灯将房间照得如同白昼,案几上摊开着一张巨大的魏国地图 —— 这是用地球的测绘技术绘制的,标注着魏国的山脉、河流、城池和兵力分布,连每座城池的粮仓位置都清晰可见。
林大伟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从魏国都城大梁一直延伸到与楚国交界的 “黑石关”,最终停在郢都与大梁之间的一条隐秘驿道上。
“按照魏国驿马的速度,三大剑客轻装简行,三日后清晨便会抵达郢都。”
林大伟自言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大剑客的行踪,“正好,我也该准备一份‘厚礼’,好好迎接这三位‘贵客’了。”
他伸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泛黄的古籍,那是《虚空真经》中关于奴印秘术的详解,手指在 “血脉传导” 的章节上停留,嘴角露出一抹胸有成竹的笑容。
三日后,郢都城外三十里处,一处名为 “迷魂谷” 的隐蔽山谷中。
山谷内雾气弥漫,遮挡了阳光,显得阴森而诡异。三道身影如同鬼魅般聚集在山谷中央的巨石旁,没有发出丝毫声响,显然是常年配合的结果。
为首一人身着一袭白衣,面容俊朗,皮肤白皙得如同女子,腰间悬着一柄细长的长剑 —— 剑鞘由象牙打造,上面雕刻着流云纹路,剑柄处镶嵌着一颗细小的蓝宝石,正是白云剑客孙天宇。他的气质如同天上的白云,飘逸却带着冰冷的距离感。
“据潜伏在郢都的探子回报,林大伟每日辰时都会在府邸后园练剑,身边只带两名侍卫。”
孙天宇的声音如他的剑法般清冷,没有丝毫情绪波动。
“那是他防备最松懈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只要能斩下他的首级,带回魏国,不仅能解边境之危,还能让其他小国不敢再轻视我魏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