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艘宏伟的帆船于浩渺大海中破浪前行。
武长青于船舱内安然盘坐,其身旁放置着一把精铁长剑。他自老顽童处获知了九阴真经上卷的秘籍内容,并将其抄写下来。而后,他乘坐着岛上留存的最后一艘渔船,向着大海进发。他运转双足真气,驱使着渔船在无桨的情况下前行。
武长青曾向老顽童询问前往宋朝的方向,然而老顽童对此亦不知情,只能无奈苦笑。武长青只得依据大致方向,朝西方驶去。
大海之上,浪涛汹涌,即便无风,亦有三尺浪起。那艘普通的渔船在翻滚的波浪中,犹如渺小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被海浪倾覆。武长青可没有黄药师那般气贯全身、护住小船的实力。面对滔天巨浪,一天之后,渔船终究四分五裂。
所幸,一艘大帆船适时经过。武长青施展轻功,踏波而行,成功登上了这艘大帆船。
“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像分,阴阳之侯烈,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九阴真经的总纲以梵文译音写就,此乃当年黄裳为防真经落入恶人之手所设的防备手段。好在老顽童周伯通似乎认得上面的梵文,在他的协助下,武长青早已将此总纲倒背如流。
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着实非凡,所产生的内气极为精纯。不知是否因其同属道家,亦或九阴真经内功的属性为阴阳相济,又或许是铁剑本身刚柔并济的特性所致,总之,依照九阴真经内功心法修炼出的内气,竟能与铁剑真气相融。而且,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还可驱使铁剑剑法,每运转一个循环,体内铁剑真气便会更加精纯一分。这一奇特现象,令武长青喜不自禁。
这九阴真经的内功心法竟可提纯他的铁剑真气,他当即在大帆船上开始修炼。连续几日,他皆沉浸于修炼之中,虽说内功修为仍停留在后天境三层,但体内的铁剑真气却愈发精纯。
随后,武长青停下修炼,将目光投向了上卷的武功奇术。九阴真经上卷的武功着实精妙绝伦,不论是疗伤章、飞絮劲、移魂之法,还是解穴秘诀,都极为巧妙。
尤其是易筋锻骨章,不仅对打通筋脉功效显着,还能改善体质。武长青此刻正处于打通十二正经的关键时期,易筋锻骨章的出现,可谓是恰到好处。这些日子在大海上漂泊,虽危险重重,却无法磨灭他对武学的执着追求。
武长青在那独立的船舱中,仔细研读着易筋锻骨章的内容。这篇秘诀字数不多,仅有三百余字,却精妙非凡,令他不禁对当年写下九阴真经的黄裳的聪明才智与横溢才华赞叹不已。
“现今有易筋锻骨章在手,只需数年时光,我便能打通全身奇经八脉,达至后天巅峰。九阴真经果真是非同凡响,区区几百字的易筋锻骨篇便如此奇妙,更遑论整部真经了。也难怪天下五绝皆为此你争我夺,欲先睹为快。”
武长青看了几遍,背记数番,确认无误后,将秘籍小心翼翼地塞入怀中。
这一本九阴真经虽说仅为上卷,却也有万字之多,虽然自己几乎是过目不忘,但还是一直将其贴身携带,以便随时感悟与修炼。
武长青打量着自己所处的船舱,光线较为明亮,被褥整齐洁净,无人前来打扰。这是他临走时在桃花岛取了十几两银子,用它订的一间独立船舱。
修炼内功须得在无人干扰之地,他可不想在修炼的关键时刻,突然有人闯入,致使自己走火入魔。
大帆船在大海上航行了七八日,武长青每日都在锤炼内气,这是一项需耐心打磨的功夫,急不得。七八日过去,他的内力有所增进,只是依旧未能突破后天境四层。武长青并未强求,后天十二层,每一层的修炼都愈发艰难。
于是,他不再于船舱内修炼武功,而是走出船舱,来到了甲板上。
远处,碧海与蓝天相接,海鸥在空中盘旋,万里晴空,一片澄澈。武长青站在甲板上,双目微闭,耳畔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高谈阔论之声。
那男子相貌英俊,身姿修长,身着一袭锦袍,尽显风度翩翩之态,正在那慷慨激昂地谈论着。
身旁的少女容颜姣好,双目含情,那脉脉柔情仿佛能将人融化,她似乎已被那年轻男子的魅力所征服。
往常,若是武长青见到这般情景,定会不屑一顾,转身离去。然而此刻,他的双腿却像被钉子钉住了一般,无法挪动分毫。只因方才武长青那敏锐的双耳,意外地捕捉到这个男子竟是陆展元。
不错,正是嘉兴陆家庄的陆展元。
江南之地,陆家庄众多,不计其数。但无论是在江湖中,还是在后世的传说里,有两个陆家庄声名远扬,其一为太湖陆家庄,其二便是嘉兴陆家庄。
武长青所搭乘的这艘大帆船,正是嘉兴陆家庄用于大宋与东瀛贸易的商船。
“陆展元……”武长青在心中暗自念叨。眼前的这位陆展元,正是那个声名赫赫的人物。起初,他还以为只是同名之人,可随着他们的交谈,他不得不承认,眼前的年轻男子确是后世广为人知的陆展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