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澈盘膝坐于那冰凉的青石之上,双目微阖,神情肃穆如古刹深潭。【济世安魂印】置于他脐下三寸的丹田位置,温润的乳白色光晕不再如之前那般炽烈夺目,反而内敛沉凝,如同呼吸般明灭不定,与他的生命韵律逐渐同步。他不再试图强行冲击或稳定那脆弱的空间印记,而是转变思路,遵循着《灵枢·养气篇》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至高要义,将自身视作一个导体,一个共鸣器。
他的神识不再像利剑般穿刺,而是化作无数温柔而坚韧的触须,以安魂印为原点,如同植物的根系,缓缓地、深入地“扎”入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他不再试图去“控制”地脉之气,而是去“倾听”,去“感受”,去与这片承载了八百年悲欢离合、兴衰荣辱的大地同频共振。
起初,传入神识的是一片混沌而庞杂的“噪音”。有历代草木枯荣的生命轮回之意,有风雨侵蚀的岁月沧桑之感,有鸟兽虫蚁短暂一生的悲欢碎片,更有南宋皇城昔日繁华与骤然崩塌所残留的集体情绪烙印——奢靡、喧嚣、焦虑、恐惧、绝望……这些杂乱无章的信息流如同浑浊的江水,冲击着林澈的心神。
他谨守灵台一点清明,如同激流中的磐石,不为所动。意念高度集中,通过安魂印,不断传递着属于济世堂的独特气息——那是姜离医生曾在此地倾注的悲悯、执着与不甘,是济世安魂、拯溺救焚的宏愿。他在呼唤,在寻找与这股气息同源的那一缕……地脉中的“回响”。
时间在寂静的林中仿佛失去了意义。沈雨霏紧盯着探测仪屏幕,上面的能量读数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缓慢波动的曲线,不再狂暴,却更加深邃,仿佛与大地深处某种缓慢的脉搏连接在了一起。陈老专家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丝毫声响,他能感觉到周围空气似乎变得粘稠起来,一种难以言喻的肃穆感笼罩了这片遗址。
渐渐地,在林澈极致专注的感知中,那混沌的“噪音”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一些与济世堂气息格格不入的杂讯被缓缓过滤、剥离开来。他的神识“听”到了——在那庞杂的地脉信息流深处,有一缕极其微弱、却异常坚韧的“弦音”,如同埋藏在泥沙深处的金线,始终不曾被时光磨灭。那“弦音”中,蕴含着熟悉的药草清香、深夜推演时的孤寂烛火、面对瘟疫蔓延却无能为力的焦灼、药方被拒后的愤懑,以及……最终以血为引、窥探天机时的决绝与惨烈!
**就是它!姜离医生留在此地地脉中的精神烙印!**
林澈心中一动,立刻以自身精纯的元气为引,小心翼翼地“拨动”了那缕“弦音”。
**“嗡……”**
一声远比之前更加低沉、更加悠远、仿佛来自大地心脏的鸣响,自青石之下,自众人脚底深处,缓缓荡漾开来。这一次,没有刺目的光芒,没有剧烈的空间波动,但整个林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厚重如史书般的气息弥漫开来。
林澈的脑海中,景象骤然一变!
不再是之前那种身临其境般、却带有隔阂感的记忆回放。此刻,他感觉自己仿佛彻底融入了这片土地的记忆长河,成为了八百年前那个星夜的一部分,以一种超越旁观者的视角,亲身体验着姜离当时的一切。
* **他感受到了青石传来的刺骨冰凉,** 感受到了夜风吹拂官袍的单薄,感受到了指尖咬破时那钻心的疼痛,以及精血滴落在石面上,与那些古老刻痕接触时,引发的微弱却奇异的能量涟漪。
* **他清晰地“听”到了姜离内心无声的呐喊与推演:** 那不是简单的画面,而是无数医理、药性、星象、气运推衍的复杂计算过程,如同浩瀚的数据流在他意识中奔腾。他看到姜离如何以自身对瘟疫病气的理解,反向追溯其源头,如何在无数的可能性中,捕捉到那一丝来自深海之下的、冰冷而诡异的能量特征(伪念的雏形?)。他看到姜离在神魂即将透支的边缘,如何灵光一现,试图构建一种全新的、针对这种“非生非死、扭曲心智”之力的净化法门——那法门的核心要义,似乎与济世堂传承的某种安魂定神的咒法相关,却又更加激进,更加侧重于“驱散”与“净化”。
* **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 推演引动了冥冥中与“昆仑墟”的连接,那恐怖的阴影与冰冷的意念扫过。姜离的神魂如遭雷击,推演戛然而止,那未完成的净化法门也随之破碎,大部分意念消散,只有最核心的一缕,伴随着她喷出的那口蕴含了生命本源的心头精血,深深地烙印在了青石之上,并透过石体,融入了下方特殊的地脉结构之中,得以在某种“场”的效应下,保存了漫长岁月。
景象缓缓消散,林澈猛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他来不及细说方才的感悟,目光立刻锁定在青石表面,姜离当年精血滴落最集中的那片区域。那里,历经风雨,原本早已看不出任何异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