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王宫。
章邯将扶苏托付给司马靳后,便回宫向嬴政汇报。
“他已经选好了?”
嬴政接过章邯呈上的文书,略感惊讶地问道。
进展太快,超出了他的预期。
“回王上,臣安排司马靳陪同公子前去挑选,臣先行回宫,是有一件要事禀报。”
章邯恭敬作答。
“讲吧。”
嬴政放下文书,目光投了过来,语气平静。
“王上,恕臣直言,扶苏公子……”
章邯稍作停顿,随后抬头正色道:“扶苏公子极有军事天赋,非比寻常!”
嬴政一时怔住。
本以为章邯要说扶苏的不是,没想到居然是夸奖?
而且是夸他有军事才能?
即便是嬴政这般沉稳之人,脸上也露出几分惊讶。
“你说扶苏……有军事才能?”
他不敢确定自己是否听错。
“不仅有,而且极其出色!”
章邯语气坚定,眼中满是认真之色。
“臣带公子前往军营观看训练,公子一句话就指出了铁鹰军训练方式的弊端,并提出几项建议。”
“臣一路细想,越发觉得那些提议高明。”
“而这,只是公子随口说出的几句意见,要知道,公子从前从未接触过军务!”
“如此才能,堪称奇才!”
章邯话语中满是敬佩与赞叹。
嬴政确认他不是在开玩笑后,心中震撼不已。
再想到扶苏当初信誓旦旦的承诺,嬴政眼中不禁泛起一抹欣喜。
“他果然一直在隐藏实力!”
“很好,很好!这才是我想要的继承人!”
嬴政内心激动难掩。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随即对章邯下令:“你回去仔细看看扶苏提的那些主张。”
“如果可行,就立刻在全军推行。”
“诺!”
章邯抱拳应命,稍顿之后,他还是开口问了一句:“王上,让公子去平叛,真的没问题吗?万一出了什么差池……”
“寡人说没事,那就不会有问题。”
嬴政打断了章邯的话,语气坚定,眼神锋利。
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
章邯离开后,扶苏便与司马靳一同前往训练校场,挑选铁鹰剑士。
刚到校场,扶苏便看到许多士卒三五成群地在进行实战训练。
他们的手臂、腰腹、大腿都绑着沉重的沙袋,手里握着厚重的盾牌与宽刃剑,正在反复练习。
没有花哨的动作,全是基本的劈砍、直刺、格挡与反击。
动作虽简单,但每一击都力道十足,剑风呼啸,光是站在一旁都能感受到压迫感。
更惊人的是,哪怕身负重物,他们的动作却依旧迅捷灵活,仿佛那沙袋不存在一般。
“这……是他们的日常训练?”
扶苏见状,也不由得瞳孔一缩。
司马靳点头答道:“每人每日,负重挥砍一千次,负重奔行三十里,是最基础的训练内容。”
扶苏听后,久久无言。
这种强度,比他所知的后世军训练量还要夸张,而在这里,竟然只是常规操作。
“你们选拔铁鹰剑士的标准是什么?”
扶苏忽然问出了心中疑问。
他很好奇,这支精锐部队究竟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司马靳没有隐瞒,坦然回应:“铁鹰剑士从各大军中选拔而来,每年选人数量不定。”
“但总数只有三万,只有战死空缺后,才会重新填补。”
扶苏点头,精兵之道,贵在质量,数量多了反而会稀释战力。
“选拔分为三关。”
“第一关,是体能测试。”
司马靳继续向扶苏介绍选拔标准。
“当年魏国吴起训练魏武卒,要求士兵手持长矛、背负二十支箭与一张铁弓,加上三日干粮,总重约五十斤。”
“如此情况下,需一日奔袭百里,还能立刻投入战斗者,方可入选。”
“我父亲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全套铠甲、短剑、精铁匕首与牛皮盾,总重约八十斤。”
“能通过这一关,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比试。”
“步战较量以千人规模为基准,唯有跻身前列才算得上一流;骑战较量同样如此。”
“个人能力达标后,还要通过阵型演练的考验,以及多种兵器实战比试。”
“这样一来,凡是能成为铁鹰锐士的人,几乎个个都是百战勇士!”
“也正因如此,我大秦虽有八十万大军,真正称得上铁鹰锐士的却不过三万人。”
司马靳眼中透出难以掩饰的骄傲。
铁鹰军是他父亲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曾经横扫六国,战无不胜,在他心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扶苏听后心中已然明了,这些铁鹰锐士与他认知中的特种部队几乎没有差别。
忽然,他转头看向站在身后的蒙毅,嘴角带笑地问道:“阿蒙,如果你去参加铁鹰锐士的选拔,有没有把握通过?”
蒙毅平日随侍左右,自进了军营便未开口,扶苏几乎忘了他的存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