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呀——”
木门被推开,冷风裹着秋雨涌入议事阁,众人顿觉寒意刺骨。
一名宦官弯腰走入,手中捧着一封紧急文书。
“陛下,边境急报!”
他声音恭敬,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在他身上,心中皆是一紧。
莫非赵地局势更加恶化?
赵构一把夺过文书,展开阅读,脸色越来越沉。
“混账!”
他猛然怒喝,将文书狠狠摔在地上。
眼中怒火滔天!
好消息总是姗姗来迟,坏消息却像乌鸦成群,接踵而至。
它们盘旋在头顶,投下污秽,留下满目疮痍。
而这一次,偏偏就在最不该发生的地方。
就在所有人屏息凝神之际,赵构怒不可遏地吼道:
“你们让寡人怎么忍?!”
“可恶的秦国、可恨的唐国,全都该遭殃!”
赵构情绪失控,愤怒咆哮。
满朝大臣跪伏在地,心头一片茫然。
没人明白,究竟是什么让皇帝如此暴怒。
直到赵构怒火稍减,秦桧才小心翼翼地抬起头,问道:“陛下,边境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句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里疑问。
赵构眼神冰冷,声音缓慢却沉重:
“唐国在边境大规模集结兵力,连玄甲军都调动了!”
一句话,令所有人脸色骤变。
秦唐两国结盟,天下皆知。
如今唐国这般动作,意图再明显不过!
换言之,只要秦国继续攻打宋国,或者宋国主动对秦国宣战,唐国便会立刻出兵支援!
这陈兵边境的举动,便是最直接的警告!
“唐国为何如此做?就算与秦国结盟,也不该为了秦国而得罪我们宋国!”
王安石满脸不解。
在旁人眼中,秦唐之盟不过是利益交换罢了。
秦国需要唐国的装备支持,唐国需要秦国的战马资源。
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但唐国这次却出人意料地站在秦国一边,让人措手不及。
“唐国恐怕有更深的谋划,要么就是秦国给了他们更大的利益。”
欧阳修眼神微动。
国与国之间,向来只有利益二字。
唐国出手,说明背后有利可图!
无论如何,现在都不能与秦国全面开战。
“唐国……”
范仲淹眼中闪过一丝沉重,抱拳对赵构说道:“陛下,臣建议……放弃赵地。”
“为了一块本就不属于我们的土地,与秦唐两国同时为敌,对我宋国极为不利。”
宋国可以单独与秦国开战,也可以应对唐国的威胁。
但两强联手,只会让宋国深陷战争泥潭!
别忘了,此刻宋国正与完颜阿骨打争夺燕云十六州。
若换作别人说出这番话,定会遭到群起而攻之。
但说出这话的是范仲淹。
他掌控军机要务,眼光长远,如今说出撤军之言,说明这是眼下最理智的选择。
“放弃赵地……”
赵构低声重复,神情复杂。
他不是舍不得那一块不属于宋国的土地。
他在意的是,颜面尽失!
赵地从先王时代就在争,如今在他手中丢了,史书上必然落得个“无能不孝”的评价。
更让他窝火的是,这一次,他像是输了一局。
但再不甘,也无法改变现实。
宋国无法在同时应对秦唐两国的情况下,再去争夺燕云十六州。
“你们自己斟酌处理吧!”
赵构越想越恼火,冷哼一声,站起身来,衣袖一甩,径直离开。
留下满堂大臣彼此对望,无人说话。
赵大人走后,议事阁里的文武百官相互看了看,最终欧阳修开口,语气中带着无奈:“那就按范大人的意思办吧。”
“早点把事情定下来,免得节外生枝。”
很显然,赵构不愿承担这个责任。
于是,只能由他们这些臣子来担下后果。
……
在秦国正式宣战、唐国大军压境的形势下,宋国终究还是没有同时应对两国的底气。
没多久,汴梁的命令传到赵地,令岳飞与韩世忠即刻率军撤出赵地,转而驻守边境防线。
与此同时,宋国派出使者前往秦国,请求停战,商议和谈。
赵地战事结束。
岳飞领兵撤离后,武安城迅速出兵,接管赵地各城。
战事平息,扶苏与白起告别,率军返回咸阳。
白城外,白起亲自送行。
“扶苏公子,这次我大秦能得赵地,您可占了大半功劳!”
白起面带笑意地说道。
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神情慈祥,丝毫没有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倒像一个朴实的乡下老汉。
在取得赵地一事上,
扶苏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
道理很简单,若不是秦国与唐国结盟,唐国不会出手相助;
若不是扶苏将那些“宋国刺客”的尸体交给白起做文章,秦国也找不到出兵的正当理由,更不会引发之后的局势变化。
所以白起说扶苏居功至半,一点也不夸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