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佗走后,扶苏将蒙武等人召集进来,把宋国刺客和伪造诏书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知众人。
看到书房地上躺着的尸体与斑驳的血迹,
再望向那封盖有王印的伪诏,蒙武顿时怒火中烧!
“宋国这群宵小之徒,竟敢如此放肆!”
他额头青筋跳动,手中诏书被捏得皱成一团。
一向冷静的他竟露出这般神情,可见他愤怒至极。
宋国这次真正越过了秦国的红线,妄图杀害扶苏,扰乱整个秦国,岂能容忍!
“殿下,臣这就去调集大军,随您回咸阳,铲除奸臣赵高!”
蒙武面色铁青,语气坚定。
蒙家早已站在扶苏一方,且扶苏的能力也早已让他信服。
只要扶苏下令,他定会毫不犹豫地率军随行!
“不必,不会出大乱子。”
“赵高最多只敢在朝堂上捣乱,有商君和左右丞相在,不会酿成大祸。”
扶苏摆手拒绝了蒙武的提议。
“虽说如此,但殿下回城还是带些兵马为好。”
蒙武仍坚持道,神情严肃,“边疆已无匈奴威胁,无需重兵驻守。”
“不如让蒙恬随您一同返回王城。”
边疆三十万大军原本是为防备匈奴。
如今匈奴被扶苏重创,百年之内恐怕都不敢再侵犯大秦疆土。
因此即便扶苏不带兵回城,将来也会裁减边军,并进行轮换。
“好,那就依你安排。”
扶苏稍作思索,最终点头同意。
两日后,蒙武整编出十万大军,由蒙恬统率,随扶苏踏上回咸阳的路途。
……
咸阳城内。
距离赵高发动政变,已过去数日。
这些时日,嬴政一直在静心调养身体,将繁琐的朝政交由卫鞅、李斯等人处理。
毕竟他的身体确实已不堪重负。
长年累月的辛劳,加上赵高暗中替换药材,那日又被一群腐儒气得吐血,伤势属实不轻。
若是再不安心静养,下次再出现昏厥的情况,恐怕就很难再醒来了。
尽管嬴政已经不再亲自处理朝政,但只要他仍坐镇朝堂,百官心中便安定,朝局便不会轻易动摇。
秦王行宫内。
“王上,这碗药刚熬好,趁热喝了吧,太医说药一凉,药力就减了。”
芈夫人端着药碗走到床前。
往日这些事都是赵高照料,如今赵高已死,芈夫人便义不容辞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她身份尊贵,既是王后,又是扶苏的亲生母亲,由她照顾嬴政,最为合适不过。
“你放着吧,我自己来。”
嬴政看着递到眼前的药勺,脸色不太好看。
他虽在休养,却还没到连药都喝不了的地步,岂能让妇人来喂?
“不行,太医交代了,必须尽快服下。”
芈夫人神情认真,不肯退让。
嬴政沉默片刻,终究没再坚持,由着芈夫人一勺一勺地喂他喝药。
看他满脸不情愿的样子,芈夫人眼中泛起笑意,手中动作却轻柔。
“扶苏快回来了。”
药喝完后,嬴政忽然开口。
黑冰台传来消息,扶苏已处理掉那两个伪装成宦官的宋国刺客,正在返程途中。
只是嬴政没有将此事说破,甚至连赵高扰乱朝政的内情也压了下来,为的是不让芈夫人忧心。
听闻扶苏将回,芈夫人脸上浮现惊喜。
她已三个月未见长子。
他远赴边关与匈奴作战,连新年都未归,她日日挂念,早已心焦。
“扶苏什么时候回来?边关苦寒,不知瘦了多少,回来得好好补补……”
芈夫人低声念叨着。
嬴政闻言神色稍缓,唇角掠过一丝笑意,旋即又恢复平静:“扶苏在边关的表现,甚好。”
“等他回来,寡人会命他监国,处理政事。”
这正是嬴政的安排。
他如今身体虚弱,该让扶苏逐步接手国政,此次召回,正是为了让他适应。
更何况,扶苏在边关所立的功劳,也确实让他满意。
正说着,章邯步入寝宫。
见章邯到来,嬴政目光微动,芈夫人会意,起身告退,离开了行宫。
待她走远,嬴政才看向章邯,淡淡问道:“何事?”
“回王上,胡亥公子请求觐见。”
章邯躬身禀报。
嬴政闻言,神色陡然转冷,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不见。”
胡亥虽是他宠爱的幼子,但此次与赵高同谋作乱,罪不可赦。将其贬为庶人,终身囚于地牢,已是格外开恩。
他绝不会宽恕胡亥。
“胡亥公子已经不吃不喝四天了,若陛下始终不愿相见,他恐怕还会继续下去……”
章邯神色迟疑。
要不是这个缘故,他也不会特意前来通报。
毕竟胡亥是嬴政的儿子,若真饿死在牢中,总归难以交代。
听完这番话,嬴政眉头微蹙,本想一口回绝,最终却只是轻叹一声。
“带路。”
他整了整衣袍,起身离开寝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