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电子音在空旷的地下空间里回荡,带着一种非人的质感。控制面板上的幽蓝光芒稳定下来,映照着沈砚和林晚惊疑不定的脸庞。
“守夜人……”林晚低声重复着这个称呼,看向沈砚。只见他紧盯着那亮起的屏幕,下颌线绷得很紧,眼神里翻涌着极其复杂的情绪——震惊、困惑,还有一丝……被触及过往的锐利痛楚。
屏幕上,雪花般的噪点闪烁了几下,逐渐稳定,显现出一个简洁的、类似文件目录的界面。标题栏是几个清晰的宋体字:基石计划 - 档案库 [权限:守夜人 - 寒鸦]。
寒鸦。他的代号。
沈砚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身侧蜷缩了一下。他没想到,这个早已被组织尘封、甚至可能已被彻底抹除的代号,会出现在这里,被一个冰冷的系统如此自然地识别。
“它认识你……”林晚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这个废弃多年的地方,这个看似早已死去的系统,竟然还保留着对他的识别。
沈砚没有回答,他伸出手,指尖在落满灰尘的控制面板上悬停片刻,最终落在了那个标记着[行动日志 - 加密]的文件夹图标上。
点击。
屏幕暗了下去,几秒后,一段文字缓缓浮现,伴随着一个经过处理的、略显失真的男性声音,平静地叙述着:
“记录日期:201X年10月23日。记录人:守夜人 - 牧羊人。”
“基石计划第三阶段测试启动。目标:验证‘共鸣频率’在非接触式信息传递及特定生物信号标记中的稳定性与应用潜力。实验体编号:Nightingale-1 至 Nightingale-10。初步观测显示,特定个体对‘基石’核心频率存在超乎预期的亲和性……”
林晚的呼吸骤然屏住。Nightingale!夜莺!这是她匿名写作时用的笔名,也是沈砚之前怀疑她与某个加密信息有关的代号!难道……
沈砚的瞳孔也微微收缩,他猛地操作面板,快速调取着其他文件。更多的日志、实验数据、观察报告……碎片化的信息逐渐拼凑出一个令人心惊的轮廓。
“基石计划”,一个始于多年前、由某个隐秘机构(很可能就是“守夜人”的前身或关联组织)主导的秘密研究项目。其核心是研究一种特殊的“共鸣频率”,这种频率似乎能影响人的潜意识,甚至可能用于非接触式的信息植入或特定目标的标记。而“Nightingale”系列,正是该计划的早期实验体代号之一!
林晚的父亲,林文渊,一位曾致力于神经语言学与信息感知交叉研究的学者,他的部分前沿理论,似乎与这个计划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日志中隐晦地提及,有外部学者“无偿提供”了理论支持……
“所以……我父亲的研究,可能被这个计划利用了?”林晚的声音带着颤抖,她想起父亲晚年郁郁寡欢,提及学术理想破灭时的痛苦,“他甚至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实验的推动者之一?而我也……”她不敢再想下去,那个伴随她多年、让她对某些特定频率和声音异常敏感的“小天赋”,难道也源于此?
沈砚的眉头紧锁,他调出了一份人员名单,目光在“守夜人 - 寒鸦”以及其关联的“监管与清除”职责上停留许久。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不止……这个计划,后来可能失控了,或者……被‘夜枭’那样的组织渗透、篡改了研究方向。从信息传递和标记,转向了……操控,甚至清除。”
他想起了组织中那些训练有素、如同工具般的杀手,想起了某些目标在被清除前异常顺从或精神崩溃的状态。难道,那些也是“基石计划”衍生出的应用?
而他自己,“寒鸦”,这个被组织培养出来的顶尖“清洁工”,是否也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过与这个计划相关的任务?他保护的阿阮,她身上是否也带着与这频率相关的秘密?
太多的疑问,太多的可能性,像一张巨大的、阴暗的网,朝着他们笼罩下来。
就在这时,屏幕突然再次闪烁,一个独立的、标记着[最高密级 - 个人信息]的文件夹自动弹开。里面只有一份文档,标题是:致 沈砚。
发件人署名,是一个让沈砚浑身血液几乎瞬间冻结的名字——一个他以为早已在多年前、因“意外”去世的母亲的名字。
他的手指停在半空,微微颤抖,竟一时不敢点开。
林晚也看到了那个名字,她下意识地伸出手,轻轻覆盖在他紧握成拳、骨节发白的手上。她的手很凉,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
沈砚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点开了那份文档。
里面没有冗长的叙述,只有简短的几行字,像是一封仓促写就的遗书:
“砚砚,当你看到这个,妈妈大概已经不在了。不要相信他们说的任何话。‘基石’的核心不是武器,是‘钥匙’。你才是真正的‘共鸣源’,是他们最初、也是最完美的‘蓝图’。保护好自己,毁掉所有研究数据,绝不能让‘钥匙’落入‘夜枭’手中。记住,你是人,不是工具。妈妈永远爱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