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淮再回到自己家,身后就多了一个小跟班儿。孙氏看到自己的大侄孙,高兴得嘴都合不拢,别说骂他了,就是看他少吃一口,心里都难受。
狗儿在苏家,还是一往既往的自在、舒服。
不过苏淮可不惯着他,让他骑着张蕊的自行车,天天跟在自己身后,进出着各个衙门口儿。
渐渐地,苏淮对狗儿来了兴趣。
这小子干活不行,可以说是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可是他和人打交道,那可真是一把好手。
他在家里,一点委屈都不能受,谁多说他一句,不是瞪眼就是犟嘴。可是在城里,他跟着苏淮受着各种白眼,偏偏他还能不笑不说话,厚着脸皮往上凑。
苏淮知道自己又捡到宝了。就连王铨辉,都夸孙宪成是个会办事能办事的。
————
吃完晚饭,师徒两个又在书房里复盘着事情的进度,商量着后面的进程。
“师父,我请了那几个设计院的人吃了三顿饭,他们答应下个礼拜一就能出图纸。那个小张跟我说了……”
“哪个小张?”
“就是那个刚进设计院没两年的小年轻。他说这些图纸,院里都有现成的。只要拿出来改一改就行。其实这个礼拜一就可以给我们的。只是那几个当头的想吃点好的,所以……”
“行啊小子,这么快就交到朋友了。”
“什么朋友不朋友的,他喜欢抽烟,你给我的那两条红双喜,我都送给了他。所以他也就愿意和我多说几句。”
“那行,你再继续跟进。一拿到图纸,就去找你干姥爷。趁着离收大秋还有一段时间,咱们赶紧开工。确定好开工时间之后,你就得回家一趟。把家里定好的那些人,都带过来。还有,我空出来的那间仓库,你叫沈春和,还有二蛋他们一起,再收拾收拾。再找人收想旧铺盖卷什么的,让你二婶子带人浆洗出来。家里来的人,都安排住那边儿。……”
苏淮事无巨细,一一做着安排。孙宪成不是简单的答应,而是掏出一个小本本来,认真地记上每一条。
他小时候跟苏淮学木工,虽然手艺只学了半吊子,但这个好习惯算是养成了。
————
1983年,严打开始刚开始的时候,海城理工大学,十栋崭新的宿舍楼正式落成。
一直到理工大学验收完,把余款都打进账,苏淮还感觉一切都像是在做梦。
这也太顺利了吧,这也太快了吧。
他是重生,但他不是神人。前世里他又没有真正接触这一行,所知道的一切,也都是从朋友的嘴里听说的。他哪里会知道,海城市城建,根本就不会为这么一点小活磨洋工,他们有更多的活在等着他们去做。
苏淮无偿提供的这些小工、学徒,都是孙家人。他们不想让苏淮脸上难看,他们想学门手艺,他们想挣钱。所以他们干起活来都像不要命似的。
再加上苏淮顿顿都给他们炖肉,他们感觉要是干不好,学不好,真是对不起苏淮,对不起肚子里的吃食。
所以,一年的时间,海城理工大学的新宿舍楼,正式落成,并得到验收。
————
建筑这一项的收入,苏淮没有让张宁插手。不管这一世张宁变成什么样,苏淮对她还是心有防范。所以,所有工程收入、支出,他都让张蕊来掌握。
再加上张蕊和王铨辉之间的关系,苏淮就更不担心钱上面出什么问题。
事情上也真是这样。王铨辉要是犯了懒,想过两天再看文件签字,一看到自己的干闺女,立马全身的懒毛病都治愈了,屁颠屁颠的签好字,让干闺女去财务领钱。财务要是没有准备好,或者财务想拖上一拖,王铨辉不用张蕊来催,他就主动去财务帮着跟进。
这天,苏淮和张蕊在书房里对着账,就见张蕊的小算盘打得“叭叭”响。
苏淮品着茶,听着算盘珠子的响声,他心里很是惬意。、
过了好久,张蕊才抻了一下懒腰,高兴地向苏淮报着账。
“大淮,干爸他们一共给咱们转了一百二十七万六千五百。城建的账款一共需要八十九万五千。狗儿昨天告诉我,城建的领导说了,一共给他们八十五万就可以了。咱们已经付过他们三十五万,再转给他们五十万就清账。舅舅他们的工钱一共是……”
张蕊很是精神,她自打嫁人了之后,就从来没有这么来精神过。在嫁给苏淮,她一直想靠自己,把事情都做好。可惜她的能力有限,种不好庄稼,干不好农活。
在跟了苏淮之后,家里一切都有苏淮来操持。渐渐地,张蕊就认为自己是一个没用的家庭主妇。
现在好了,自己终于有一件可以做好的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她终于知道自己是有长处的,是可以为这个家庭做出重大贡献的。所以她很是高兴。
苏淮恰恰也知道张蕊的高兴点在哪儿,所以不管她报账如何啰嗦,他都会耐下心来,仔细听着妻子的分享。对,是分享,不是报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