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江省主要领导的变更热度随着时间的消逝也渐渐淡化了,现在的大家都在各显神通,看能不能在这次的市级干部调整中是否能够得偿所愿。
而这时在北阳的李杨仿佛外面的一切与自己无关,正在北阳有条不紊的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特别是扶贫济困工作,更是亲自拿在手中落实。
也的确不怪李杨认为这次干部调整不会波及到北阳,就算是北阳上下的干部也认为与北阳无关。毕竟北阳的干部调整都没有过好长的时间,甚至自己的书记、市长以及其他一些干部都是才上任的,这些调整的干部中最长的可以算是李杨了,但是他也只能勉强算得上快有一年了。
今天一大早,李杨就带着一帮人去了中集镇,准备现场对他们的扶贫济困试点工作进行一次解剖,看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为此今天陪同李杨去的市级和部门领导也不少,他们分别是市委常委、市委办主任严泽俊、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市长,以及财政局、民政局、医保局、人社局等部门的负责人。这些人今天都是在市委集中后统一乘坐市里的考斯特一同前往的,不过这次市委办提前一天就把通知通过机要网发到了中集。
此时的中集镇政府,以党委书记鲁家国为首的全体班子成员正在院子里站着翘首以盼,等待着市委书记李杨一行的到来。
这些日子,鲁家国不少被其他乡镇的书记电话骚扰,调笑他走了什么狗屎运,不声不响就把李书记的路子走通了,让中集这个小地方竟然被选中了试点,还有要他请客的,也有要他传授点经验的,五花八门。
说实话,鲁家国也觉得自己走了运,本来是一件让自己受批评的事,一转身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李杨书记来北阳后,自己几个月才去单独汇报了一次工作,而现在自己至少见了书记三次以上了,并且每次时间还蛮长的,也就是这近一个月没来。
正在这时,鲁家国看见政府大门前面路口一辆考斯特开了过来,等他带着班子成员刚走到院子中央,考斯特已经停在了那里。
迎上前去的鲁家国连忙对正在下车的李杨一行人打招呼问好,特别是看到李杨后面跟着的干部后,心里更是一阵高兴。作为一名老基层干部,鲁家国知道,书记一个人来和带着部门负责人来是有区别的。
前面老是李杨自己一个人来,最多时就是市委办主任严泽俊陪同,虽然李杨口里在说有困难可以找他,可自己才不会贸然去找。你去找了李杨,他肯定会解决一点,但是哪有这几个局的一把手亲自过来的效果好,这可是妥妥的政策资金都跟下来了。
这一点,在接下来的座谈会上就得到了证实。李杨在座谈会上当仁不让的说道:“中集现在是全市扶贫济困的试点镇,我们主要想通过中集试点的成功实施,可以逐步扩大实施范围,确保在推广过程中有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和问题。”
“也可以说既然是试点,那我们前期对这个地方的投入可以大一点,比如民政局可以考虑一下提高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财政局可以在中集考察一下有哪些致富的项目适合这里,还可以增加一些资金的支持,而我们的医保局也可以就在中集卫生院试点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能否加大,人社局可以对困难群众中的劳动力开展一些技能培训,甚至还可以提供一些公益性的岗位给困难群众,争取让他们早日脱贫。”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具体的细节需要你们去探索。”
李杨这番话可以说让中集的一班干部听得是个个眉开眼笑,瞧瞧,这就是市委书记包镇的好处。
今天来的这些市局头头们也在李杨的话说完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归根到底的宗旨就是一定按李书记的要求严格落实到位,并且尽最大力量来帮助中集,群策群力探索出一条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中集经验”。
再说这些来的局长们,其他人先不说。就是这个财政局的江启民,他原来是前市长的铁杆,李杨刚来时也被冷落过。在前市长双规后,他也惶恐了一段时间,以为局长位子肯定要离他而去。可没想到李杨直到现在都没有换人的意思,他也一直兢兢业业的在财政局局长位子上不敢有一丁点马虎。
就比如现在,江启民发表自己的想法时也提了两个建议,却获得了李杨的赞许,还说大家就要按照财政局老江的思路来思考这项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帮到我们的困难群众。
就这样,一场由北阳全市各部门携手合作共同配合的工作试点在中集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
北江省委大院常委楼,省委书记方学儒的办公室里正坐着两个人,除了方学儒外,还一位正是省纪委书记欧阳德林。
方学儒看完欧阳德林带过来的材料后,叹了口气道:“德林,这个材料上的内容是真实的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