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竞美妆”联动项目上线后,苏清颜的直播间热度持续攀升,不仅游戏粉对“皮肤-彩妆联动”的创新形式赞不绝口,美妆粉也开始主动关注《幻世英雄》赛事,双领域粉丝的融合远超预期。这天下午,苏清颜和陆时衍在时境资本的会议室复盘项目数据,屏幕上跳动的“粉丝增长曲线”“互动率”“产品转化率”等指标都呈现向好趋势,李然笑着说:“没想到‘打野红’口红会卖得这么火,现在电商平台都断货了,品牌方催着要加推第二批。”
苏清颜看着数据,忽然想起什么,抬头看向陆时衍:“说起来,我刚转型游戏直播的时候,也遇到过一次‘意外走红’。当时我做‘24小时冲王者’挑战,直播间人数一直上不去,中途还因为操作失误被观众吐槽‘菜’,差点就放弃了。结果突然有位匿名观众,连续一周每天都来直播间刷‘战术分析图’,还引导其他观众讨论‘阵容搭配’,慢慢把直播间的氛围带了起来。”
她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后来我才知道,那位匿名观众还帮我整理了‘英雄技能冷却时间表’,被粉丝做成了‘冲分手册’在玩家群里传播。虽然到现在都不知道他是谁,但如果没有他,可能就没有我后来在游戏直播领域的坚持。”
听到这话,陆时衍握着笔的手微微一顿,指尖在笔记本上无意识地划了一下。他抬眼看向苏清颜,脸上依旧是专业沉稳的神情,语气平和地回应:“这在内容行业很常见,优质的创作者往往能吸引‘核心粉丝’主动帮忙传播,他们可能是单纯欣赏你的内容,也可能是希望看到更多同类优质作品,属于行业内良性的互动生态。”
他没有多说一个字,既没有暴露自己就是那位“匿名观众”的身份,也没有刻意引导话题,只是用“行业现象”轻轻带过。苏清颜并未察觉异常,只是笑着点头:“确实,后来我遇到过很多这样的粉丝,他们的支持才是我坚持做‘无滤镜测评’‘真实游戏直播’的动力。就像这次联动,很多粉丝主动在评论区分享‘皮肤配色+彩妆搭配’的创意,比我们预想的传播效果还好。”
陆时衍顺势将话题拉回工作:“这也给我们后续的项目提供了思路。可以在粉丝群发起‘电竞美妆创意征集’,让粉丝设计‘英雄仿妆方案’‘彩妆礼盒包装’,再挑选优秀作品进行落地,既能提升粉丝的参与感,也能为内容创作提供素材。”他翻开方案,指着“后续规划”部分补充,“比如下个月的‘游戏角色仿妆直播’,就可以让粉丝投票决定‘优先仿妆的英雄’,增强内容与粉丝的粘性。”
苏清颜认同地点头,两人继续围绕“粉丝运营”“内容迭代”等工作话题展开讨论,刚才关于“匿名观众”的小插曲,仿佛只是复盘会议中一个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很快就被更具体的工作细节覆盖。但只有陆时衍自己知道,苏清颜提到“匿名观众”时眼里的光,让他心里泛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波澜。
那是三年前,陆时衍还在做“内容行业观察者”,偶然刷到苏清颜的“24小时冲王者”直播。当时她的直播间只有几百个观众,弹幕里充斥着“操作不行还敢开挑战”“只会靠颜值吸引眼球”的负面评论,她却一边咬着面包补充体力,一边认真回应观众的质疑:“我知道现在打得不好,但我会一点点改进,希望能让大家看到,女生也能靠实力在游戏里发光。”
正是这份“不放弃”的韧劲,让陆时衍停下了滑动屏幕的手指。他发现苏清颜虽然操作不够熟练,但对“阵容搭配”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只是不知道如何清晰地传递给观众。于是,他开始以匿名身份,每天提前整理好“当日对战英雄的克制关系”“打野路线优化建议”,在直播间用文字形式分享,还主动引导其他观众“关注她的战术思路,而不是单纯看操作”。
后来,他又根据苏清颜直播中频繁提及的“记不住技能冷却时间”的问题,熬夜整理出“全英雄技能冷却表”,标注出“不同等级技能的冷却差异”“装备对冷却时间的影响”,用简单易懂的表格形式呈现,方便她随时查看。他从未想过要暴露身份,只是觉得“这样认真的创作者,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如今,看着苏清颜从当年那个“差点放弃”的小主播,成长为能独当一面、引领“电竞美妆”新风向的头部创作者,陆时衍心里既有欣慰,也有对“身份暴露”的谨慎——他担心一旦揭晓身份,会让两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掺杂不必要的私人情绪,甚至可能让苏清颜觉得“之前的支持是带有投资目的的刻意讨好”,反而破坏当前默契的工作氛围。
接下来的日子里,陆时衍依旧以“投资方项目负责人”的身份,与苏清颜保持着专业的合作距离。每次沟通工作,他都会提前准备好详细的数据报告、方案草案,针对苏清颜提出的需求,总能快速给出精准的解决方案;但在私人话题上,他始终保持克制,从不主动询问她的生活细节,也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往经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