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前一天,滨海市的清晨还带着几分凉意,苏清颜团队就已经全员到位,工作室里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氛围。直播场地设在工作室最大的演播厅,原本空旷的空间里,如今搭建起了温馨的“助农直播间”——背景板是望江县的田园风光图,上面写着“公益助农,为爱出发”的标语;直播台上摆放着整齐的农产品样品,猕猴桃、脐橙、茶叶依次排开,旁边放着检测报告和公益捐赠说明牌;演播厅的各个角落架起了摄像机,灯光师正在调试灯光,确保直播画面清晰明亮。
“颜姐,直播设备已经全部调试完毕,包括摄像机、麦克风、网络,我们还准备了备用设备,防止直播过程中出现故障。”技术组的组长老王走到苏清颜身边,手里拿着一份设备检查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一项设备的检查结果,“网络我们也测试过了,用的是专线,上传速度稳定在100Mbps以上,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苏清颜接过清单,仔细看了一遍,确认没有问题后,点了点头:“很好,设备是直播的关键,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今天我们要进行三次完整的彩排,每一次都要按照正式直播的流程来,任何细节都不能放过。”
上午九点,第一次彩排正式开始。苏清颜穿着直播当天要穿的浅蓝色连衣裙,站在直播台前,手里拿着脚本,按照流程开始模拟直播。“欢迎大家来到我的公益助农直播间,我是苏清颜。今天,我们要一起为望江县的农户们助力,把他们辛苦种植的优质农产品,带到大家的身边。”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演播厅,语气亲切而坚定,眼神里满是热情。
按照脚本流程,开场后先是播放预热短片,随后苏清颜开始介绍望江县的情况和农户们的故事。当讲到张大爷为了种出优质猕猴桃,整夜守在果园里时,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神里满是真诚:“张大爷今年65岁了,身体不太好,却还是每天天不亮就去果园劳作,他说‘这果子就是我的命,要是卖不出去,今年的收成就全完了’。所以今天,我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帮张大爷和像他一样的农户们,把果子卖出去,让他们的辛苦不白费。”
演播厅里的团队成员们都被苏清颜的讲述打动,不少人红了眼眶。林薇坐在观众席,手里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需要调整的地方:“颜姐,刚才讲到张大爷的故事时,镜头可以再拉近一点,聚焦在你的表情上,这样更能打动观众。另外,背景板上的公益捐赠说明牌可以再放大一点,让观众看得更清楚。”
苏清颜点点头,把建议记在心里。随后,进入产品介绍环节,她拿起一个猕猴桃,向“观众”展示:“大家看,这就是张大爷家的猕猴桃,表皮光滑,绒毛均匀,每一颗都经过严格检测,糖度达到19,而且零农残,大家可以放心购买。”她现场切开猕猴桃,饱满的果肉和充足的汁水引得演播厅里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我给大家尝一口,真的特别甜,口感也很细腻,不管是自己吃还是送朋友,都是很好的选择。”
在介绍“云认养果树”环节时,苏清颜详细讲解了认养流程和权益:“大家只要点击直播间下方的链接,就能认养望江县的果树,认养后会收到专属的认养证书,农户会每月给大家发送果树生长视频,果子成熟后还能收到10斤新鲜果子。而且,每认养一棵果树,我们都会捐赠20元给望江县的乡村学校,帮助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
第一次彩排结束后,团队成员们集中在会议室,针对彩排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技术组提出,在产品展示环节,需要增加一个特写镜头,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农产品的细节;运营组建议,在互动环节增加“抽奖送农产品”的活动,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公益组则提醒,要在直播中实时更新捐赠金额,让观众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购买所产生的公益价值。
苏清颜认真听取每一个建议,和团队一起制定调整方案。“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关键,我们一定要尽快落实。”她看着团队成员们,语气坚定,“明天的直播,不仅关系到农户们的收成,也关系到工作室的公益初心,我们必须做到最好,不能有任何差错。”
下午两点,第二次彩排开始。这次彩排,团队根据调整方案,优化了镜头角度和互动环节,苏清颜也调整了自己的语速和语气,让讲解更加流畅自然。在互动环节,运营组的成员扮演“观众”,在“直播间”留言提问:“颜姐,猕猴桃的保质期有多久?收到货后怎么保存?”“认养的果树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怎么办?”苏清颜都耐心地一一解答:“猕猴桃的保质期大概是10-15天,收到货后可以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者放进冰箱冷藏,能延长保质期;关于认养果树的自然灾害问题,我们已经和望江县政府合作,为果树购买了农业保险,大家可以放心认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