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鼎盛资本总部大楼的顶层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张诚坐在宽大的真皮座椅上,手指在平板电脑上滑动,屏幕上是林薇薇采访视频的传播数据——播放量突破5000万,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0亿,水军控评率达到85%。他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按下了内线电话:“让公关部和舆情组的负责人立刻来我办公室。”
十分钟后,两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快步走进办公室,手里捧着厚厚的文件。公关部负责人李总率先开口:“张总,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已经联系了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核心代理商,确保未来24小时内,‘苏清颜抄袭’相关话题能稳居热搜前列。目前已锁定#苏清颜 抄袭实锤# #苏清颜团队 伪造证据# #林薇薇 原创不易#三个核心话题,准备分批次推上热搜。”
张诚点点头,目光转向舆情组负责人王总。王总立刻递上一份《水军投放方案》:“我们整合了全网12家头部水军公司,共计5万个活跃账号,将分三个阶段行动。第一阶段,用‘路人视角’发布‘苏清颜证据存疑’的分析帖,比如质疑脚本修改记录的真实性、商家证言的可信度;第二阶段,集中攻击苏清颜的‘公益人设’,编造‘公益数据造假’‘农户投诉’等谣言;第三阶段,引导‘脱粉潮’话题,用‘粉丝爆料’的形式,伪造‘苏清颜私下打压新人’的聊天记录,彻底摧毁她的公众信任。”
“很好。”张诚手指敲击着桌面,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再加码!热搜预算翻倍,不仅要上热搜,还要买‘热门推荐’‘开屏广告’,让所有打开APP的用户都能看到‘苏清颜抄袭’的话题。水军账号也要筛选,优先使用注册时间超过3年、有真实生活内容的‘老号’,避免被一眼看穿是水军。另外,联系几家有影响力的纸媒和门户网站,让他们明天发布‘深度报道’,从‘行业角度’讨论‘创意抄袭对公益领域的危害’,把苏清颜钉在‘行业反面教材’的位置上。”
“明白!”李总和王总立刻点头,转身去执行命令。张诚看着他们的背影,拿起手机拨通了林薇薇的电话:“明天苏清颜会发布证据,你什么都不用做,保持沉默即可。我会让水军和营销号把舆论热度推到最高,让她的证据无人相信,反而被质疑是‘资本压迫下的反击’。”
电话那头的林薇薇兴奋不已:“谢谢张总!您放心,我会继续保持‘受害者’形象,不回应、不辩解,让大家觉得我是被苏清颜和她的团队欺负得不敢说话。”
挂了电话,张诚打开电脑,调出鼎盛资本的资源库——里面罗列着与各大平台、媒体、KOL的合作清单,甚至包括一些能影响舆论走向的“特殊渠道”。他冷笑一声,苏清颜不过是个靠公益起家的小主播,根本无法与鼎盛资本这样的庞然大物抗衡。在绝对的资本力量面前,真相和正义,不过是可以随意操控的棋子。
凌晨三点,网络上的“资本风暴”正式拉开序幕。微博上,#苏清颜 抄袭实锤#的话题突然从热搜第15位飙升到第1位,话题后面跟着刺眼的“爆”字,热门微博前20条全是水军发布的“分析帖”,用断章取义的证据,质疑苏清颜脚本的原创性。抖音上,“苏清颜 公益造假”的话题被推上热门推荐,视频里充斥着伪造的“农户采访”,声称“苏清颜的助农直播只是作秀,根本没帮农户卖出多少产品”。
更令人震惊的是,几家知名门户网站竟然同时发布了标题相似的“深度报道”——《从苏清颜“抄袭”事件看公益领域的创意乱象》《创意保护刻不容缓:林薇薇事件背后的行业反思》。这些报道看似客观,却通篇引用林薇薇的“证词”和水军编造的“证据”,对苏清颜团队即将发布的澄清避而不谈,甚至暗示“苏清颜背后有资本支持,试图用舆论压制原创者”。
水军的攻击更是无孔不入。在苏清颜工作室的官方账号评论区,水军刷屏“别装了,赶紧承认抄袭吧”“伪造证据是犯法的,你们不怕吗”;在粉丝超话里,水军伪装成“脱粉粉丝”,发布“我粉了苏清颜三年,没想到她是这样的人,彻底失望了”的帖子,试图煽动其他粉丝的情绪;甚至在一些与事件无关的美食、公益博主的评论区,水军都在刷屏“苏清颜抄袭林薇薇的创意,你们怎么看”,试图将事件扩散到更多领域。
短短几个小时,网络舆论彻底被鼎盛资本操控。原本还在等待苏清颜澄清的中立路人,在铺天盖地的负面信息影响下,开始动摇:“这么多证据都指向苏清颜抄袭,难道是真的?”“连门户网站都报道了,看来事情不简单。”“林薇薇一直沉默,反而显得苏清颜这边咄咄逼人,不会真的是资本压迫吧?”
苏清颜工作室的舆情监测室内,气氛凝重到了极点。小张盯着屏幕上不断上涨的负面话题,声音带着颤抖:“清颜姐,情况太糟糕了!鼎盛资本买了太多热搜和水军,我们的澄清预告被完全淹没,甚至有合作方发来消息,说要暂停和我们的合作,等事情‘明朗’后再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