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他指尖的绣花针忽然射出,快如闪电,直取赵安康的眉心!
赵安康早有防备,身形一晃,避开绣花针。绣花针钉在身后的柱子上,深入半寸,针尾还在微微颤动。
“好快的速度!”赵安康心中暗惊。东方不败的速度竟丝毫不输他的辟邪身法,甚至更胜一筹,那绣花针虽小,却带着凌厉的内劲,比刀剑更难防备。
“你的辟邪剑法,确实有些意思。”东方不败轻笑道,身影一晃,已到了赵安康面前,手中的绣花针如雨点般刺来,招招不离要害。
赵安康不敢大意,倭刀出鞘,刀光如练,格挡绣花针。“叮叮当当”的脆响不绝于耳,绣花针与刀身碰撞,竟迸出火星。
两人在宫殿里斗得难解难分。东方不败的身法诡异莫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绣花针看似轻柔,却蕴含着无穷变化;赵安康的辟邪剑法则快如疾风,刀光连绵不绝,将周身护得密不透风。
“你的内力,倒是浑厚。”东方不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能感觉到,赵安康的内力不仅深厚,还带着股奇异的灼热,与辟邪剑法的阴寒截然不同,显然是另有奇遇。
赵安康没有回话,他知道久战不利。东方不败的武功已臻化境,绣花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总能从不可思议的角度刺来。他深吸一口气,灌了一大口九剑酒,指尖凝聚起丝剑,朝着东方不败射出!
银白色的丝剑细如发丝,快如闪电,东方不败脸色微变,身形急退,避开丝剑。丝剑射中他身后的绣架,将一幅即将完成的绣品劈成两半。
“剑气成丝?”东方不败看着绣架上的裂痕,眼神凝重起来,“你竟能将内力练到这般境界。”
“教主承让。”赵安康收刀入鞘,“晚辈无意与教主为敌,只是想借阅两部经书一观,看完即刻归还。”
东方不败沉默了片刻,忽然笑了:“有趣。很久没人能在我手下走过百招了。也罢,你想看,便让你看。”
他转身走进内殿,片刻后拿出两本书。一本是用黄绸包裹的,封面写着“葵花宝典”四个古字;另一本是蓝皮的,正是“太极拳经”。
赵安康接过经书,心中大喜。他翻开《葵花宝典》,只见开篇写道“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后面的内容与辟邪剑谱大同小异,只是更详尽,招式也更精妙。再看《太极拳经》,上面记载着张三丰创立的太极十三式,图文并茂,深入浅出。
“多谢教主。”赵安康将两本书小心地收好,“晚辈看完即刻归还。”
“不必了。”东方不败摆了摆手,重新坐回织机前,“那两本书于我而言,早已无用。你若能从中悟出些什么,也算是它们的造化。”
赵安康有些意外,却也不多问,拱手道:“晚辈告辞。”
“等等。”东方不败忽然道,“北地的鞑子,你杀得好。若是有朝一日,你想杀进盛京,我可以借你三千教众。”
赵安康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多谢教主美意,若有那一日,晚辈定来相求。”
离开黑木崖,赵安康一路往南,找了个僻静的山谷,潜心研究《葵花宝典》和《太极拳经》。他发现,葵花宝典的精髓并非自宫,而是“快”与“柔”的极致融合,与他的辟邪剑法相辅相成;太极拳经则讲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正好弥补他剑法中刚猛有余、圆融不足的缺陷。
他将两部经书扔进纳虚葫,与之前的武学典籍、灵酒融合。葫芦里传来剧烈的“咕嘟”声,酒液翻腾着,渐渐变成了淡金色,散发出温润而强大的气息。
喝下新酿的灵酒,赵安康只觉得丹田内的葵花真气与吸星大法转化的内力完美融合,流转之间,刚柔并济,圆融如意。他随手挥出一剑,刀光不再是之前的森冷凌厉,而是带着种温润的光泽,看似缓慢,却蕴含着无穷后劲,正是太极剑意与辟邪剑法的结合。
“原来如此。”他恍然大悟。真正的剑道,并非一味求快,也非一味求刚,而是快慢相济,刚柔并济,如同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山谷外传来鸟鸣,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暖洋洋的。赵安康站起身,望着远处的天空,眼神清澈而坚定。
他不知道自己的剑道之路最终会走向何方,也不知道江湖的纷争何时才能平息,更不知道北地的鞑子何时才能被赶出中原。但他知道,自己的剑,已经变得更强,也更懂得守护的意义。
收拾好行囊,他走出山谷,朝着济州岛的方向走去。那里有他守护的人,有他建立的家园,更有他无法割舍的牵挂。
江湖路远,剑途漫漫。但只要剑还在,心还在,他就会一直走下去。
或许有一天,当北地的硝烟散尽,当江湖的纷争平息,他会回到济州岛,坐在海边,看着日出日落,喝着自己酿的灵酒,听着孩子们讲他当年的故事。
那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喜欢诸天从江湖开始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诸天从江湖开始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